还有谁比董元恺更惨吗正准备在官场大展身手
2024/11/1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www.zherpaint.com/ylbj/zqys/m/834.html
董元恺作为清朝词人,其前期的诗词创作文风深受明朝词风的影响,极具又奢靡之采,然而在经历了一次大磨难后,他也磨炼了心境,于是词风也由清丽婉约变为慷慨悲凉。
一、董元恺的生平经历
董元恺出生在富裕之家,生活优渥。但他最后也走上了科举考试之路。董元恺的读书生活,在他的词中和别人的评价中都有迹可循。董元恺于骚、子、史、赋、诗、书、画无所不读,无所不取,所以才能融会贯通与词中。因此可见董元恺读书颇杂,学识十分丰富,所以后来才能在词中信手拈来随意挥洒。
而他的读书生活也并不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埋头苦读,他的读书环境是舒适优美的,而读书之余,也不忘和好友往来,一同吟诗作对。可谓是读书氛围十分浓厚。
同时他在青少年读书时就已经有了出游的习惯。并且他在读书上也很有一套,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前途无量时,董元恺却不慎卷入对苏、松、常、镇四属官绅士子影响深远的奏销案中。奏销案是清初顺治十八年发生的一起重大的历史事件,此案牵连巨广,对当时的社会以及文人学子都有着非常深广的影响。
董元恺九月乡试中举之后,便有机会继续参加考试。但不幸在顺治辛丑年春闱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奏销案。董元恺上京后,几经努力,十年京城沉浮,并没有从奏销案上除名。以至于《苍梧词》中每提到”十年旧事”都是痛心疾首之心情。但他依旧不放弃为自己洗脱罪名,然而董元恺在京城落拓十年,这件事终无结果。这期间他也看透了官场世情,起了退隐之意。
董元恺晚年远游归来,定居家乡,在青壤营造”苍梧别业”,别业附近建”替舟阁”,过起隐居生活,以渔父的闲适悠然生活自任。当时董元恺还写了大量关于青壤苍梧别业的词,以表明自己归隐的志趣和归隐之后的生活,但其隐居并非完全不出故里。随后他因为旧症发作,不幸在康熙二十六年逝去。
二、董元恺的交游经历
1、与同郡诸友之交游
陈玉堪与董元恺是同乡,董元恺在举家搬到青壤之前,应该是和陈玉堪同住一城之中,经常过往交谈的。他们亦与三五好友一起互相到对方家中拜访。董元恺遭逢奏销案,从此绝了仕进之途,陈玉堪则是康熙六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当时董元恺还特地写了一首词《昼锦堂寄陈椒峰擢第都中》给他。
这首词中,董元恺对陈玉琪的学十分推崇,认为他有安邦定国、辅佐君主之能。他回想起当初他们一起在京城寻求出路之时的欢乐时光,然而时移世易,奏销案让董元恺再没有机会通过科举寻找到一个进入仕途的机会,如今,昔日的好友实现了梦想,而他这个常年在外游览山水的烟霞象外之人听到这个消息也十分安慰,只是自己已不能实现。
董元恺为友人感到高兴,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愤世嫉俗,他的心境像屈原被放逐一般,可能也只有《离骚》能安慰他的心了。
邵长蘅与董元恺既是同乡,又同样名在奏销案中,二人的文集中的一些诗词表明他们往来频繁,且是至交好友。董元恺遭逢奏销案之后上京辩冤,邵长蘅还专门写了两首诗送给他,对他寄于了美好的祝愿,认为他最后会被洗脱罪名。
2、与广陵词坛之交游
《苍梧词》中,有多首与王士侦唱和之词。王士侦到扬州就任的次年,董元恺就在京城遭逢奏销案,其后董元恺或居京华或游五湖,行踪不定,不能像广陵词客那样参加大量的雅聚修楔活动,但《苍梧词》中有不少以扬州为背景的作品,红桥、蜀閃、雷塘、迷楼、琼花观、平山堂等,虽然很难确定时间,但如此详多的关于扬州的作品,不妨推断其间有与王士祯居广陵期交游唱和之作。
尤侗对董元借之词给予很高的评价“谁跟词坛,天下健者,独有董公”,后叙述了他游历之广阔,性格之豪迈,且下笔立成,又有风流俊赏的一面。可见两人关系匪浅。
3、与阳羡词人的交游
陈维崧诗文卓特,而更以词名扬天下,《湖海楼全集》有词三十卷,他的词“气魄绝大,骨力绝遒”是阳羡派的代表作家。
根据陈维崧在《任植斋词序》中的记载可知,陈维崧经常往来于常州,此时董元恺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读书,应有机会与陈维裕交游;董元恺漫游山川,陈维崧也有送别之作。陈维崧也评点《苍梧词》多首,写景词、感怀词、纪事词等多有所点评,其所点评的词作多是风格遒劲之作,和他自身的豪放词风也有相近之处。
曹亮武与董元恺交往密切,《苍梧词》屮有几首直接记录了两人的交往,如《水调歌头过南耕草堂,见曹子好道礼斗词以赠之,却酬原韵》《一萼红题曹南耕梅庐》《水龙吟题曹南耕杲亭》。两人还有互相题赠的作品。董元恺为曹亮武的杲亭、梅庐写词,曹亮武《南耕词》中也有题《苍梧词》的作品。
4、与遗老等的交游
今释澹归,原名金堡。金堡字道隐,浙江杭州人。董元恺游途中过访金堡,金堡写诗以记之,并说明二人有来年“丹霞之约”。后董元恺乘舟过江千下韶阳,金堡赶去相会时董已乘舟走,金堡怅然写信与词寄之。后第二年春董元恺从庐山归来,金堡谓第二年专门写了一首词抒发两人要践行约定的感情,可惜董元恺已经去了章贡。而这时的金堡已经是六十多岁了,但是还忘不掉与董元恺的约定。
三、董元恺的著作
1、词作:《苍梧词》十二卷是董元恺主要存留于世的著作。
2、戏曲:《铜虎媒》今已失传,但董元恺曾在《铜虎媒》初步写成时填了一首词庆贺。
3、诗文:根据历史记载,董元恺是有诗文记载的,但是都已经失传。
四、《苍梧词》的内容
《苍梧词》近七百首,数量特多,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董元恺以词记录他的生活,他以词写家庭生活,以词唱和交游,以词写景、咏史,以词感怀等等,他以词记录了一生,也描述了一生中各个阶段的情怀,董元恺的一生,可以说是以词贯之的艺术化的人生,而《苍梧词》正反映了他这样的人生。
《苍梧词》的词作内容,大致可分为闺情词、纪游词、纪事词、感怀词及寿词题词等应酬词作。
1、闺情词
闺情词中最多的是描写女性的恋爱心理,如相思、怨别、欢会、忆旧,甚或隐秘的情感如猜妒等,也有描写女性的生活场景,如词题中带有“美人”的词作,这些闺情词的内容有的虽有新意,都不脱离传统闺情词的题材范围。
但董元恺出行在外思念妻子和假想妻子思念自己的词作,和描写董元恺与妻子的日常生活的作品,因董元恺常年远游,与妻子聚少离多,二人或思念或同游或相聚,董元恺都以词记之,这些词作相比于其他闺情词,乃是出自董元恺自己的内心,十分之深情真挚。
2、咏物词
《苍梧词》中,咏物词也占一定分量。其中咏花草的为最多。董元恺的笔下,各种花草皆入词中,有常见的,也有名贵的,或寄托闺情,或描摹细致,几可入画。花草中,董元恺还描写了当时比较少见的黄玫瑰花,奇花妙笔,大气榜礴还有吟咏绿牡丹和紫牡丹的词作,摹写工妙,流丽典赡。
从《苍梧词》中可以看出,董元恺是个十分爱茶的人。不但妻子寄茶,他以词回赠,也有与友人一起品茶,更有到产茶名地去探幽访茶。除花草树木之外,董元恺还咏过诸种昆虫动物,往往都能神形俱备描摹入妙。
3、纪游词
《苍梧词》中内容最多的即为纪游之作,大多纪游写景词往往都是描绘名山大川等的奇丽风景。
董元恺用词描写过很多景色如林屋洞、善权洞、张公洞、云岗石佛寺、文殊台爆布之景等。董元恺爱山,也爱湖。他的游踪中少不了水,也描写了不少名湖。太湖、西湖、洞庭湖、芙蓉湖等皆入他的词集中,而且洞庭湖和西湖以组词的形式出现。
4、咏史词
董元恺遍历山川,北至塞外,南至岭南,遇到名胜古迹无数,他把对历史的感怀用词的方式书写出来。
例如古代女子。《苍梧词》中有很多关于女性的篇章。董元岂书写了不同类型的女子,也体现出他对女性的一份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