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外寒山寺,为何夜半敲钟钟声传至
2025/4/1 来源:不详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324/n9vc30s.html春光大好时节就自然而然想去繁花如烟般绚烂的江南畅游,昨天就想到了孟浩然告辞李白去扬州欣赏琼花的诗句。接着从扬州再顺江而下,我今天忽地又想起了唐诗中另一首脍炙人口千古名篇和另一座江南名城有关,其中最知名的两句相信您也一定不会陌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用猜了,就是苏州。全诗如下:《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者名张继,比起我们一般熟知的唐诗大家们,这个名字是不是很陌生?要是没有《枫桥夜泊》的流传,我们恐怕不会知道唐朝诗人张继。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张继的行船停在了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秋月夜,触动了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情味隽永的小诗。虽说它只有短短4句,但是却连用了九景象,将江南水乡静美夜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历来就令人赞不绝口。作者先后用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客船、钟声,一共九种景象的构图组合并点出了羁旅愁苦的内心写照。本诗之所以美,画面感当为首,作者不停地带领读者领略不同切换的画面和场景,整体感统一性又极强,绘景抒情,摇曳光影,闻声知静。张继作者张继字懿孙,汉族,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中仅收录《枫桥夜泊》一首。但也使其名留千古,而苏州的寒山寺拜其所赐成因此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时人总结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寒山寺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内,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始建后,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有诗僧的美誉)、希迁两位高僧来此进行扩建,遂为寒山寺。千年历史中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也有说法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大家参观看到的都是清末建筑。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自然是《枫桥夜泊》了)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唐伯虎)所书碑文残片等。看了下面的地图,你自然而然就明白彼时诗人作为船客,船停泊在枫桥岸边,子夜时分,为什么可以清晰听到了寒山寺传来声钟声了?寒山寺就在京杭大运河的边上,码头近在咫尺,停泊的客船距离非常近。图中红点就是主角“寒山寺”。寒山寺我虽多年前也曾游览过寒山寺,脑海里还残存些模糊印象,但也很难向您清晰讲解游览攻略。无论如何,寒山寺作为十大名寺颇为值得一游,还是强烈推荐的。顺带说一下,完整的寺庙进得山门见到的第一个大殿均是主拜弥勒佛,左右两边各有两尊金刚护法,弥勒佛身后朝向大雄宝殿方向一般会有韦陀菩萨立像。云游僧进入寺庙都要看一看韦陀手持降魔杵的姿势为何来判断是否可以被收留,允许借宿。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看来我去过的都是小寺庙居多,印象中都是降魔杵杵地的。为何夜半敲钟我没查资料前,我也一直疑惑,相信大家也都疑惑为何半夜敲钟呢?半夜时分,寒山寺寺院的僧人早已回僧房歇宿。怎会有人在夜半三更时,突然撞响了大钟,令那浑厚深远的钟声都传到了枫桥附近的客船上这是个问题。钟声,震醒长夜,警觉昏迷,引生善心,停息诸苦。据传,敲钟对一切恶道里的众生都是有益的。每当敲钟的时候,在恶道中受苦的众生马上身心清凉,不感到苦,一直到钟声停止,他又堕入不断的苦中。寒山寺在半夜,也就是子时敲的钟,不是普通的钟,而是一种特殊的钟——幽冥钟。幽冥钟是专门为地狱中沉沦受苦的众生敲的。在幽冥钟上刻上芳名,便可以在寺院每日敲打时得到利益,消业速度加快。除了利益一切恶道众生,幽冥钟亦有利于在世之人,及阿修罗、天人等。在古代,钟鼓自然是最权威的时间计时工具了,普罗大众依据钟鼓点来判断时间。在苏州地区幽冥钟又被称为定夜钟,幽冥钟敲击下,每隔8秒钟敲一下,大约需要14分钟13秒,而最后一下需要落在“夜半”,用今天的话讲就是24时或0时,即是一天的结束,又是一天的开始,非常有警醒和象征意义。唐诗中亦不乏夜半钟声的诗作。如白居易诗:“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诗:“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听到山半夜钟。”温庭筠诗:“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可见今人疑惑为何半夜鸣钟,唐时如张继等却是感觉稀松平常,如穿衣吃饭,如柴米油盐,只要你睡不着都能听得到。不要浅薄地想,古人更浪漫,实则人无法逃脱时代的网和束缚而已,这是你和鱼之间思辨的角度问题,活在当下,你的双脚离不开地球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