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段的运河是最漂亮运河,有谁了解吗
2023/12/9 来源:不详高邮:从沧桑到兴旺的唐塔离开准安,沿着运河边的淮江公路骑行。比起上次在这条路上骑行,沿河公路有的地方已经改道绕行,而不全是沿河而行了。我沿路边骑行边拍照,大约用了6小时,骑行了90余公里到达了高邮。今天小编带大家来聊聊历史吧!在我的印象中,高邮段的运河是最漂亮的段落,就因为河中央有一座唐代的古塔一镇国寺塔。运河中的渔帆、樯桅与古塔相互映衬,似乎可以听到一曲高邮独特的渔歌。因为有了这座唐塔,给高邮运河増添了几分沧楽之美。相传,当年要拓宽这段运河,有人就提出把这座伫立在河边的唐塔拆掉,还有人提出把塔整体搬迁。周恩来总理得知后,指示“让道保塔”,将运河堤向东移动52米,运河从唐塔的另一侧开挖拓宽形成了今天唐塔位于河心岛的美丽景观。现在,一座新建的桥连通了市区和河心岛,一直可到高邮湖畔。镇国寺唐塔也已经不再孤独地伫立在河心岛中央了,近年,始建于唐依宗年间的镇国寺得到重建,游客的香火与僧众的晨钟暮鼓使得这里更为兴旺。然而,我却留恋过去唐塔那沧的感觉扬州:烟花三月喜见琼花高邮到场州的65公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流。”李白这首脸炙人回的诗句,给扬州的美景下了一个定义,那就是到场最好的季节在烟花三月!我这次也怡逢阴历三月,到达了扬州。这次,扬州以绵绵细雨迎接我。走进度西湖,仿佛回到了35年前,一切是老样子。只是那年是夏天,比这次少了许多色彩。紫嫣红的春花在雨中得颜色更为浓艳,朦胧中,点点移动的彩伞,好有诗意!有着2500余年历史的扬州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历史传承。在我的电有这样一张1982年拍的照片:在广陵刻印社,父女两人同时在刻版。这次到了场州我希望能找到他们,然而一打听却令我失望了,父亲已故去,女ル已改行。好在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一直还在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着。在场州博物馆里,有展现各种传统技艺的现场操作展示,一些有成就的工艺美木大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室。自己创作的同时还指导着徒弟们。我走进非物质文化遇产传承人、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来喜的工作室,他正在同徒弟一起制作一件雕漆屏风,他说这件屏风要使用大漆几百斤,刷上几百遍,大漆干了以后再在上边阻刻,制作完成大概要用1年的时间。对于市场工艺品就是壤天填之别呀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机器代替不了的。上那些用机器刻,甚至用树脂制作的“漆器”,大师嗤之以。工业产品信步来到御码头边的华严阁,院内的几株树上绽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白花:环绕一圈的八朵大花和位于中心的几十朵小花形成一个花的组合。在绿叶的树托下显得非常雅致,尤其与色彩绚丽的春色相比。一打听オ知道,这就是传说中隋炀帝修建大运河为了到扬州来看的琼花!我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琼花,看来我比隋炀帝要幸运多了,好兴奋!镇江:甘露寺未闻“劝干岁”离开扬州,本想骑车从长江大桥过江到达镇江,无奈那是给机动车用的高速公路,自行车不能上去,只好依然是乘轮渡过江了。镇江的三山是最有名的:焦山,那里有大字之祖瘗鹤铭的刻石;金山,有着白蛇水漫金山的传说;北固山,山上的甘露寺可是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地方。这次到镇江我特意选择了去北固山。山顶的甘露寺大殿,相传就是当年刘备、孙尚香结婚的地方。这里发生的故事后来被编成一出脍炙人口的京剧《龙凤呈祥》,剧中的乔玄(孙权的老文人,又称乔国老)的那段“劝干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刘备本是靖王后,汉帝玄孙脉留……”西皮原板转流水,更是喜欢京剧的人都能哼上几句的经典。文革中,甘露寺大殿里的佛像被毁,后来这里就成为退休老人们的“京剧业余爱好甘露寺小组”的活动场所。当年我来到这里时,只见60来位老人,国坐在12张茶桌旁边喝茶边听戏。自拉自唱,自得其乐,气氛非常活跃。我这个京剧迷也上去来了一段“劝干岁”,与老人们同乐。我匆匆地沿北固山的山道来到甘露寺前,寺庙的外观没有一点变化,走进大殿,里边供奉着三尊佛像,殿中没有僧侣,冷冷清清的,偶尔有人来给佛像磕头。我心中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登上甘露寺后的多景楼,这里是全山的最高处,可以俯瞰市容,观赏长江。当年在这里向西望去,可以见到长江边繁忙的排筏站,从长江上游砍伐来的木料,在这里中转发往各地。1998年以后,国家为了遏制生态的恶化,实行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规范、禁止了对天然林的砍伐,这里的排筏站也就消失了。远远望去,长江边修建了滨江公园,成了人们休闲漫步的地方。长江边的小码头街,又叫西津古渡,这是一条始建于六朝时期的老街,街上至今还留有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遗迹。在古代这里原是位于长江边的一个码头,随着长江岸边泥沙的淤积,现在已经离江边有300多米远了。当年就给我留有极深刻的印象当我来到西津渡的山下,原先的民居已经被旅游商店、咖啡屋、餐馆所占据。游客如云,比北固山要热闹许多。沿石阶上到小码头街,两旁的房屋比起上次来时有了些许变化:建筑工人们还在整修老房子及院落,两旁的民居经过整修大都用作商用了,许多曾经被埋没在民居里的文物古迹,经过整修已经展露出了它原来的风貌,观音洞、生会、蒜山…令我很是赞叹。你们了解了吗?评论告诉我哦。喜欢的老铁记得点赞,转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