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怀古闻香知秋格隆品中秋人生五味
2022/9/17 来源:不详「来源:|格隆汇APPID:hkguruclub」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又是一年中秋,年年今日,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人生如逆旅,吾辈皆是行人。从故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走着走着,风景已经看遍,故人相隔千里。就连曾经的自己,亦或是音讯杳然。
人这一生,日子揉碎了,你会发现都带着一丝悲凉。多少人的表面光鲜亮丽,其实内心千疮百孔。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可能全部看见。每个人其实都是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你是,格隆也是。
但我们还是要感谢上苍赐予我们的这或长或短的一生,感谢每年今日当年明月仍在,不离不弃照亮彩云归来,感谢你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因为他们的见证,你所有的汗与眼泪,才是真实的,值得的。
其实,过好一生没有什么技巧,就是笨笨地熬。当你咬牙在黑暗里坚持的时候,一回头,才发现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的路。
愿我们都能怀揣一颗悲悯之心,以善意去解读人生冷暖,守护善良,化解人心的凉薄。也愿我们拥有一颗菩萨心肠,坚守善良的同时,也拥有金刚手段,让善良带点锋芒,去化解世间的艰险。
无论风雨阴晴,月圆月缺,我们都不会停止跋涉,更从不敢懈怠。格隆如是,想来君亦如是。谢一路走来,诸君一直的鼓励、包容与初心不改。更谢当年明月仍在,当照彩云归来,足慰平生梦怀。
值此又一年中秋,格隆诚祝我认识的朋友,以及认识格隆的朋友,都能好人好梦,月圆人圆。
——辛丑中秋格隆自序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方亲人的诗。作者是被冠以“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美称的宰相张九龄。张九龄(-)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罢相,遭贬荆州长史,《望月怀远》这首诗应该是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身在异乡望月怀念亲人而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晚年的张九龄站在荆州的望月台上,向往着故乡海上的那轮明月。这个老人,他知道感情,他懂得感情。在这一个中秋月圆的日子里,他在怀念他的妻子和家人。他渴望回到故乡,这是一种落叶归根的愿望。
这首美轮美奂的咏月诗能够流传下来,本身就是个奇迹。张若虚,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据估计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不仅他的生平事迹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无闻。在唐代,根本没有他的诗集传世。
这个时期正值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从宫廷到民间,从浓艳富丽到清新隽美,在这个年代,被湮没的文人骚客诗歌作品不计其数。匪夷所思的是,这首《春江》诗不知怎么从唐代起被保留下来了,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后,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的《古今诗删》收录了《春江》诗。闻一多先生评价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中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细腻的笔触,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两现海,交错叠现的景观立即把人带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
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起,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坐系浔阳狱,第二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纵观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较复杂的。儒家、道家、纵横家、游侠思想对他都有影响。他企羡神仙,向往隐逸,可是又不愿“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又不愿走科举的道路。他想通过隐居,求仙获取声望,从而在名人荐举下,受到皇帝征召重用,以便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然后功成身退。诗人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度过狂放而又坎坷的一生。
《月下独酌四首》是李白的组诗作品,其中以第一首流传最广。这首诗约作于公元年(唐玄宗天宝三年),当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而后,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
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年)秋天。当时李白为谋求政治出路,实现政治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乍离乡土的青年踌躇满志,当他乘船夜行,仰望峨眉山上皎洁的明月,俯视月映清江的迷人景色时,不禁感慨万千。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甚至明月也只是可亲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对亲人故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之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公元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广为流传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句实则是其一生的精神写照,体现了他善处穷通、随缘而适的人生态度。东坡的一生颠沛流离,曾有诗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虽多次遭贬,但依旧随遇而安、无往不快。而这个关于人生的最初启悟不是来源于儒释道的学说,而是出自一位歌姬之口。
当年,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定风波》一词以赞。
公元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的名作。
就在创作名作《水调歌头》之后不久,苏轼兄弟便得到了团聚的机会。熙宁九年()冬苏轼得到移知河中府的命令,离密州南下。次年春,苏辙自京师往迎,兄弟同赴京师。抵陈桥驿,苏轼奉命改知徐州。四月,苏辙又随兄来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后方离去。这是七年来,兄弟第一次同赏月华,而不再是“千里共蝉娟”。
苏轼与弟苏辙同在徐洲赏月,作此词写兄弟团聚的喜悦,而“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两句却流露出即将离别的悲哀,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不过这也符合这首词的调性,因为《阳关曲》本来就宜于送别。读“此生”一句,应怜良夜难逢,兄弟应尽情欢乐;而读“明月”一句,则觉萍踪无定,又生伤离惜别之情。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这期间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作品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包括《春望》《三吏》《三别》等。这首诗是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破悲痛,从而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佳句。
王建(约-),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唐朝著名诗人。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年)年间考中进士。出身寒微,一生潦倒,虽曾进士及第,却只作过几任小官。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为挚友,也以乐府诗著称于世,写下了许多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的作品;风格上也和张籍有相似之处,善写七言歌行,绝少直发议论,语言通俗明快,凝练精悍,确有独到之处,所以世称“张王乐府”。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中秋夜皓月如水,“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徐凝(生卒年不详),睦州(今浙江建德)人,主要活动在-年期间(唐宪宗元和年间)。精研吟咏,无意进取。唐宪宗元和年间有诗名。后游于长安,竞无所成,遂归隐故里,优游而终。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名字因为这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是扬州”而名垂青史。
扬州,从当年隋炀帝为观赏琼花而修了那条大运河开始,就成了“烟花繁盛地,温柔富贵乡”的纸醉金迷场,就成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锦绣繁盛地。这样的都市里难免有才子佳人的意外邂逅与无奈分离。扬州的那一轮明月美则美矣,但怎么也遮不住佳人不再,物是人非的愁怨与无奈。
在扬州,30多岁的杜牧结识了一个一如扬州美景的少年妓女,她洗尽铅华,清丽自然,不施粉黛便可倾城倾国。然而那仅是短暂的邂逅,杜牧走了,离开了扬州。纵然依依不舍,他还是走了,作下了“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他是杜牧,不是柳永。他不能“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他不能“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他有济世救国之志。
扬州是个多情之地,在这思念殷切的月明之夜,诗人唯觉一片惆怅。当日的愁眉,当日的泪眼,以及当日的惨痛心情,都作成别离后无穷的思念。虽然时光冲淡了当日的凄苦,却割不断缠绵的思念。这种挣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但它曾照过离人的泪眼,好比对人有情,而离别后偏偏照着愁人,又好像无动于衷,这便显得“可憎”。
晏几道(-),宋代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少年时期的晏几道,出生在达官贵人之家,衣食无忧,读书不愁,也是一名风流公子。可是到晏殊去世,晏几道便尝尽人间冷暖,开始了落魄漂泊的一生。仕途不利,晚年家道中落。然个性耿介,不肯依附权贵,文章亦自立规模。工令词,多追怀往昔欢娱之作,情调感伤,风格婉丽。与其父齐名。
晏几道是多情的,他最擅长小令,词中写尽了他的多情与痴情。一场歌舞宴席,晏几道便可为一姑娘倾心。据晏几道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几个歌女。”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几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人间”。这四个歌女天生丽质,她们的一笑一颦、她们的一歌一舞,令小山魂牵梦萦。尤其是小苹,更是让晏几道爱得发狂。
然而,多情的小山注定是悲苦的,这种好日子没过多久,沈廉叔、陈君友两位知音相继病故,小苹等歌女也流转人间,终究不知所终。这便成了小山一生的牵挂与伤痛,他为情所困,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缠绵与惆怅中独自徘徊,写下了《临江仙》这首凄美绝伦、情真意切的名篇,寄托了对小苹的深深思念。
范仲淹(—年),即太宗端拱二年(年)——皇佑四年(年)。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
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就是在贬官邓州期间,他写下了名垂千秋的《岳阳楼记》。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年)至庆历三年(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此词抒发了作者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羁旅乡愁。景色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低回宛转的愁思跃然纸上。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其祖于清初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容若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其名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新,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就写于随康熙出巡辽东的路上。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殁,康熙24年患急病去世,年仅31岁。
中秋节对月而吟者,百代不绝。当中翘楚,豪放词中要算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婉约词中当属纳兰容若的《琵琶仙中秋》。纳兰才华横溢,其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昏鸦尽,小立恨因谁?”等富于意境的佳作,均是其皇族子弟身份不可企及的高度。对容若而言,纵使身在帝王侧,但人生中依旧有太多的不可琢磨,不可推测。今日的繁华不能注定一生的平顺。彩云飞过,可以不去迁就自己一定要追梦前朝。容若身在塞外,心却从来向往着江南古地,追忆着华年早逝的卢氏,牵挂着江南湖州的沈婉,在时间之外,追逐着心性的放浪与无奈,故而才有“只影而令,那堪重对,旧时明月”的慨叹。
北京海淀上庄翠湖边有纳兰的墓地,翠湖边,却是荒郊,“初阳荻岸鸟枝低,满陌烟深路欲迷。”纳兰、卢氏墓志、碑刻,在动乱年代被毁坏,散失贻尽,地宫被揭顶,棺具尸骨被抛弃。相关地貌、遗物已踪迹全无。真个人生已矣,落花无情。
柳永(约年—约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柳永年少时一心功名,然而多年坎坷,已然灰心,从此后他八千里路云和月,不是天涯羁旅,就是勾栏瓦肆,从心底与那庙堂决裂了,以妓为家,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半生都在烟花陌巷度过,据说,那些当红名妓不惜用全部家产用来供养柳永,只为得柳永写一阙词。柳永与那些歌女绝不只是肌肤之亲,柳永给她们寂寞的心里留下了缠绵悱恻美好的一面。柳永最后死在名妓赵香香家。身无分文,无人过出问。名妓陈师师,谢玉英纪念柳永,凑一笔钱为他安葬。殡之时,东京满城妓女都来了,皆戴重孝,半城缟素,一片哀声。柳永之多情,值得那些歌女为他倾心。
《雨霖铃》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成为千古佳句。柳永生活在市民阶层已渐壮大的北宋中前期,混迹青楼酒馆,对市民的生活相当了解,柳永表现女性生活、感情的词作。
李清照(年3月13日—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两宋之交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打下文学基础。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夫妇流寓南方,赵明诚途中染疾撒手西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越十余年,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年)或者以后,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73岁。《一剪梅》中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
李清照的经历是不可复制的,只有真正的痛心疾首过,才会感受才人间的温度。
当然李清照也有另一面,留下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豪爽大气的诗句!朱熹曾如此评论:“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从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不光流露出她的豪放性情、开阔胸襟,也侧面反映李清照对历史政治的熟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