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过半,心事却装满,一首诗词,思念成河

2024/10/8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忽悠 http://www.zherpaint.com/search.asp?Keyword=%D6%CE%C1%C6%B0%D7%F1%B0%B7%E7%D2%BD%D4%BA&field=ti%3Cx

芸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

专注古诗文20年

抬眼间,已至春半。

昨晚下班,走在路上,春风微凉,细雨蒙蒙,片片花瓣从身旁飘落,自然之美,在这清冷的春夜静默地展现。

我感动于这美丽的清景,瞬间吟出秦观那句“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心事随飞花飘落,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落梅如雪,拂了一身还满。心事成海,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那年春半,洋溢着青春的热情,与友登山赏月,驿路梨花悄然绽放,缕缕幽芳,朵朵冷艳。而今,往事凄迷,天涯路远,相思不能相见。

那年春半,瘦西湖琼花朵朵,二十四桥杨柳依依,亲人相聚,共赏春色。

而今,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茫茫红尘,几多眷恋,心事只能付与绿柳红花。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清寂的夜晚,我从诗词中找到了慰藉。

眼儿媚

王雱〔宋代〕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青青杨柳,在微风中摆动着柔软的枝条,烟雾迷蒙中,它们织成万千愁绪。

漫步于春之原野,海棠的花瓣还没有像雨点般飘落,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经悄然开放。原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而今,往事实在难以重忆,我的梦魂围绕着你住过的闺楼。那刻骨的相思,萦绕在芬芳的丁香枝上和美丽的豆蔻梢头。

王雱[pān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儿子。他自幼聪敏多才,二十二岁就考中进士。

王雱与理学家程颢交厚,并积极支持父亲的变法,在父亲的光环下,他年纪轻轻就官至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常与皇子交往。

王雱留下来的诗词虽不多,其凄迷冷艳,意境高远却自成一格。他的那句“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凄婉动人。还有那句“忆得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还依旧”,更是缱绻伤感。

王雱的这首《眼儿媚》,是借景抒情的佳作。

词的开篇“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写杨柳依依,在微风中婀娜轻拂的状态。

远远望去,低垂的杨柳宛如一抹浅绿的烟云。春意盎然,却激发起离人无限春愁,在多情的诗人眼中,它是织就愁绪的丝线。

“杨柳如烟”这个比喻用在诗词中,并不新鲜,但“烟缕织成愁”,却出语新奇,耐人寻味。如烟的垂柳仿佛能通晓人性,织就成淡淡哀愁。然而这忧伤从何而来,词人并未解释。

只是在写完垂柳之后,王雱将笔锋一转,去写春日的另外两种花朵:海棠与梨花。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是春分时节的物候特点,“雨”和“雪”都是名词用作动词,“雨”指的是花朵像雨水一样凋落,“雪”指的是花朵像雪花一样洁白的绽放。

海棠还没有凋谢,而梨花已经开了,由此知道,原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在韶华易逝的感喟中,词人不禁触目生愁。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秦楼”的典故来自汉乐府《陌上桑》,指女子居住的地方。

诗人缘何愁绪满怀?原来有一段值得留恋、值得追怀的往事。

但是年光不能倒流,历史无法重演,旧地又不能重游,只有魂梦,围绕于女子所居的地方,久久难以离去。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无法见面,难以倾吐相思之苦。词人的相思之情,只有借眼前所见到的丁香和豆蔻才能充分表达。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人心底的深情像丁香一样忧郁成结,难以吐露。

但他又多么希望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像豆蔻那样共结连理。

整个下片,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梦似幻,缠绵不断,用情之深,已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境界。

人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如纳兰德行那般,这样一个少年天才,却在三十三岁那年,因病去世。

对于俊朗伟岸的才子,人们总乐意杜撰出些许风流韵事。

据说,由于王安石的关系,王雱与宣王友好。一年春天,风和日丽,王雱与宣王一同郊游,偶遇一倾城女子。宣王和王雱都对这位绝色佳人动了心。

王雱回到家中,便相思成疾,茶饭不思。王安石眼见儿子日益消瘦,心疼不已,便上门为儿子求亲。

谁知这位红粉佳人,也看中了王雱。二人顺利完婚,但王雱一直心存疑虑:论相貌,宣王丰神俊逸;论地位,宣王万人之上。佳人为何对自己情有独钟?

新婚之夜,王雱一吐心中疑惑:“二人之中,明明宣王更优秀,你为何偏偏看中了我?”

女子娇羞,欲言又止,这却让王雱大为愤怒,他坚信女子看中的就是宣王,而非自己,愤然拂袖而去。

从此,一团迷雾便萦绕在王雱心中,他总是认为自己非佳人所爱,总要想法证明自己才是佳人所爱,又加上政坛云波诡谲,王安石变法遭到很多人反对,一向支持父亲的王雱也性情大变,性情越来越暴戾。

无奈之下,王安石将儿媳认作义女,再嫁他人。

这样的故事,尤其在自媒体时代,大为流传。

其实,王安石还有一个儿子,只因为他们名字太像,所以才被人张冠李戴。

王安石共有三子三女,长子王雱,次子王旁,二人均长大成人。三子早夭,历史上没有什么记载。

王安石确实改嫁一个儿媳,只不过她是王安石次子王旁的妻子。王安石二子才学能力相距甚远,长子王雱才学相貌俱佳,官至龙图阁学士,次子却有精神问题。在王安石二儿媳改嫁时,大伯哥王雱的坟上已经青草离离。

对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小编更倾向于认为,它是写于王雱成婚之前或者婚后因外地为官思念妻子所作。

本文作者:芸裳

这里有最美古诗词,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