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一个代言,是一份寄托,是一种情结
2024/12/8 来源:不详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14078355.html
近来,又读纳兰容若的《梦江南》,感触颇多。这位被王国维称之为“北宋之后词坛第一人”,学养之丰富,用典之精深,早已被各路名家诠释得淋漓尽致。这里,我只想随着容若幽婉丰润的笔触,走进江南,捡拾属于我的念念不忘。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忆当年。
有“六朝古都”、“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美誉的南京,从看上去不起眼,内里确是锦绣无限的瞻园;从巍峨壮观的中山陵到诗意盎然的石象路;从好吃到忘不掉的什锦菜,到美得不像话的老门东;从“万里长江第一矶”燕子矶,到旧时王谢之大宅乌衣巷;不论从历史底蕴,还是社会影响力来看,要豪气有豪气,要雅致有雅致,要品相有品相。
古城金陵是我梦里的江南,今天蒸蒸日上的南京是我心中的江南;它自始至终的沉敛和华贵,风雅且不失烟火的气息,恰如著名文人朱自清的那一句感叹:“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的清朝著名词人纳兰容若是否真的去过江南,我不得而知。但是,容若在他的十唱江南好中,给了金陵古城南京三首,这足见南京的魅力。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味永出山那得浊,名高有锡更谁争。何必让中泠。
这首词中容若以水质清绝的惠山泉水,来隐喻自己身浮宦海,但内心不会受到丁点的污染;同时也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
这里,特别让我好奇的是“名高有锡更谁争?”这一句中的“有锡”两个字,原来就是指今天被誉为太湖明珠的“无锡”。
其实,有关“无锡”这个地名的由来,还有一段很有趣的传说呢。很久很久以前,在无锡的附近有一座山峰。周秦时代盛产铅锡,所以有了“锡山”这个名字。到了汉代呢锡山的锡渐渐的被采尽了,所以就被改名为“无锡”。到了新莽时这里的“锡”又奇迹般地复出了,于是,这个县名又被改为了“有锡”。直到东汉,光武年间,锡矿再次枯竭,顺帝时又将“有锡”县为“无锡”。
今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充满了人文气息的风水宝地无锡,在江南地区仍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自是琼花偏得月,那应金粉不兼香。谁与话凄凉。
江南风景处处美,美中之美是扬州。“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闻名天下的风景,一个是琼花,一个是月色。自古以来,琼花和月色一样,是文人墨客眉间心上的圣洁。然而,有花有月的时辰,却无人共赏,这是怎样的凄凉?
扬州归来,再读容若的《梦江南》,我的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砚北峰峦米外史,屏间楼阁李将军。金碧矗斜曛。
去过镇江,小城不大,印象颇深,犹记得抵达的那个傍晚,正是夕阳西下时,古街仿若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光影绰绰,明丽端庄。
而今,游走在词人的笔端,想象与真实的景致交相辉映,情绪在文字间自然流溢。特别是这一句“砚北峰峦米外史”让我意趣悠然。
这里的“砚”是说南唐后主李煜曾得到了一块砚台,四周雕刻有36座峰峦,都是手指般大小,后来,这个砚台被称为“砚山”。
这里的“米外史”说的是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南唐灭于北宋,国宝飘零,这座珍贵的“砚山”最后落到米芾手上。作为宋代书画巨匠,喜欢玩石赏砚钻研书画艺术的米芾,不知出于怎样的缘由,拿了这块砚台,在镇江甘露寺下临江的一个地方换了一块地皮,建了一个宅子。到了南宋绍兴年间,米芾的这座用砚台换来的“江景房”,又归到了岳飞的孙子岳珂手里。岳珂又在这里建了一所园林,被命名为砚北园。
在这首诗里,容若由镇江如画般的风景,联想到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笔下的超然山水,而那山水之间乍隐乍现的亭台楼阁,又让容若想到了两位善画山水树石,笔力遒劲的李将军。
执笔至此,颇为庆幸,感谢文字,可容我小坐,沉吟,遐思……江南是容若心底的柔软。容若的这一组《梦江南》凝结了太多的情愫。换个角度说,这里的江南或许只是一个代言,一份寄托,一种情结。
原创不容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