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殿龙舟事浅析隋炀帝三下江都和隋朝的

2023/10/30 来源:不详

隋炀帝杨广(年—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这首《汴河怀古·其二》,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杨广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大运河扬州段隋炀帝三下江都(今扬州),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隋炀帝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扬州干什么呢?这说法就多了,有说巡幸的,有说游玩的,还有说看琼花、美女的。那么,哪些说法是真实可信的,哪些说法是虚构编造的?他下扬州铺张浪费、大讲排场的背后,仅仅是为了种柳开河为胜游”?抑或还有更重大的政治背景和更深刻的文化使命?明了个中缘由,是如何看待隋炀帝和运河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隋炀帝看琼花连环画万舸东南行,锦帆下扬州大业元年(年)三月,炀帝派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前往扬州监造龙舟船队。历时五月,龙舟成,王弘送龙舟于东都洛阳。八月,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完工,隋炀帝便带着皇后妃子、百官大臣、僧尼道士和大批军队,计约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首巡江都。在通济渠上,这支五干多艘的船队“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五十天后,最后一条船才驶出。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所乘龙舟规模巨大,豪华至极,堪称水上之宫殿。史载龙舟共有四层,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体势高大,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二层有一百二十个房间,皆“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奇丽”。下层是内侍和水手居住之所。皇后、诸王、公主、百官、僧尼、蕃客按品位分别乘坐。另有一部分船载帝后以下所有乘船人使用的物品。船队共用挽船士八万余人,其中挽炀帝龙舟的要几百人。沿途献食从役者每天都在十数万众。佳肴丰盛,“后宫厌饫(yù),将发之际,多弃埋之”。隋炀帝影视形象到了江都,隋炀帝更是极尽奢侈,为了装饰一个出巡时用的仪仗,就花了十多万人工,耗费的钱财更是不计其数。炀帝水殿龙舟巡游之举,可谓一生中最遭非议之事。隋炀帝首次南巡的目的,是在安抚江南的同时大大炫耀隋朝功业,加强对江南的控制,以维护王朝大一统局面。大业元年(年)三月下令杨素营建东都的第二天,隋炀帝即发布了“巡历淮海”的诏书:“今将巡历淮海,观省风俗,眷求谠(dǎng)言。”扬州美景由此可见,他是将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巡游江都三件事一起通盘考虑的。他大规模巡游的背后,有着更重大的政治背景和文化使命。正因为如此,隋炀帝南巡时,随行人员中不仅有中原硕学鸿儒,如大文豪薛道衡、博学通识的牛弘,同时还随身带来大批僧尼道士到江都道场讲经弘法,而且还带上了年老的陈后主的遗孀沈婺华,联络南人感情,并在次年纳陈后主第六女陈妯为贵人,还特诏将灭陈时流放的陈皇室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山河一统,举国澄清,隋炀帝南巡江都,顺应了南北朝以来南北文化区域发展必然融合的大趋势。炀帝不惜糜费,造作龙舟,编制羽仪,制作礼乐,南国采风,抚慰南人,其实质是以文化联络来巩固统一。至于浩大的仪仗和排场,是要以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威慑江南,这与秦始皇以及所有帝王的做法是一样的。隋炀帝南巡图当然,历史已经证明炀帝有错,错在心中不存百姓,滥用民力导致国亡。隋炀帝首巡在江都度过了一个冬天,约有半年之久,于次年春天,即大业二年(年)三月十六日,乘龙舟溯运河而上北返。一个多月后,进入刚刚竣工的东都洛阳城。二巡江都,朝野皆以辽东为意隋炀帝威服四夷,被突厥人尊为“圣人可汗”,威加四海,春风得意。东南各国远夷来朝,更使他感觉光彩。此时,称藩臣服的高昌王及西域各国使者均在京师,隋炀帝决定带他们到锦绣江南去看看,让他们更加心悦诚服地向天朝朝贡。三征高句丽大业六年(年)三月,隋炀帝第二次巡幸江都。其本人这次在江都一住就是一年,但他并没有奇情山水之间,而是公务繁忙,日夜处理国内外大事,在江南现场视事听政。他还适时把注意力用在对南方蛮俚等少数民族的抚慰上。在江都宫,他接见了来访的赤土国五子,还有从海路到来的林邑、倭国、百济等国使者。他接见了各国朝贡使者,惟独未见高句丽使者到来。而早在公元年隋炀帝巡游东突厥时,巧遇高丽使者,炀帝想让高丽王到隋朝,结果高丽王没有答应,已经惹恼隋炀帝。于是,他在江都开始了讨伐高句丽的准备,和极进行军事部署和人力调动。炀帝在江都竭力拉拢南方籍将领。扬州美景他将名将江都人来护儿带在身边,赐牛酒让他回家宴请乡里父老,谒先人墓,并令三品以上官“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他让南方籍将官衣锦还乡,炫耀功名,营造出一种南北一体的气氛。在出征高句丽前大肆拉拢南人,意在巩固后方,这些做法是经过深谋远虑的。总之,隋炀帝在江都,围绕着巩固后方,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准备东征高句丽。大业七年(年)二月,他踏上了讨伐高句丽的征程。炀帝由江都御龙舟北返,没有回到东都洛阳,而是直人刚刚开挖好的通济渠,跨过黄河直接北上,前往地处前线的涿郡(今北京西南)。隋炀帝南巡画作公元-年,隋炀帝连续三次发动了高丽之征。年2月,炀帝渡辽水,一征高丽,因战线过长粮草不足,于7月撤兵;年4月,炀帝二征高丽,却因国内杨玄感起兵造反,被追撤兵;年,炀帝三征高丽,隋朝水军打败了高丽军队,高丽提出罢兵言和,炀市遂班师回朝。征高丽战争的无果而终,前后三次对高丽的用兵,使隋朝的国力大减,隋炀帝的政治生涯和个人生命都走向了尽头。绝望两京,三巡江都此前短短几年,隋炀帝使得大隋皇威远播四海,这是自汉武帝以来七八百年间无人可以比拟的。但他不但没有让人民休养生息,反而接二连三举办大役,致使天下骚动。三征高丽,海内耗尽,无果而终。国内反叛,政治失控,边疆不稳,朝野离心。这成为隋朝历史的转折点,也是隋炀帝一生荣辱的转折点。隋炀帝在江山岌岌可危、自感无力回天的情况下,不得不为自己考虑后路了。他在毗陵(今常州)、会稽(今绍兴)建造宫殿,为退守江南作准备。运河上的龙舟水殿已被叛将杨玄感烧毁。扬州蜀岗江都宫遗址大业十一年(),隋炀帝下令江都重新建造龙舟,计数千艘,建设规模大于从前,全部送往东都备用。江都制作的龙舟送到东都,大臣宇文述带头谄媚,劝炀帝巡幸江都。炀帝对中原政局失去信心,也想逃避偷安一隅,他想的是万一北方控制不住,就放弃两京,退保江都,像六朝那样割据江南。大业十二年(年)七月,隋炀帝三巡江都。许多美艳宫女不得随行,她们哭泣着挽留皇帝。炀帝也自知此去无回,却故作多情地题诗一首:“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并以诗赐宫娥。有进谏者均被处罚甚至处死。右威卫大将军赵才进谏,被关押数天放回。正六品的建节尉任宗上书极谏,被炀帝下令当众杖死。临行,又有从九品的奉信郎雀民象于建建国门上表进谏,被处斩。此后还有进谏者,均被斩。一路走,一路斩,急奔江都。在江都宫,各地郡县关于民变造反的奏报不断涌来。炀帝不愿听,大臣也就不敢讲真话,只讲假话,因而奸佞之人得以重用。隋炀帝也自我麻醉,信之不疑。以后,凡有使者奏告实情,反而以为妄言,而遭杖责。在各路反隋义军中,李密的瓦岗车势力最为强大,他发布的反隋檄文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千古名言。据说,隋炀帝在江都风闻李密声势浩大,“惧留江左,不敢还都”。扬州隋炀帝墓隋炀帝自己也知道大厦将倾,曾引镜自照日:“好头颅,谁当斫之?”炀帝移宫扬州,随驾南下的十多万来自关中的侍卫骁果将士,“见帝无西意,谋欲叛归”。北方将领的反叛,使炀帝最终魂断江都,提前结束了他残守半壁的幻梦。由此可见,隋炀帝来扬州不可能是看琼花的,也不是为了来看美女的。事实上,隋炀帝的三次巡幸都是出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扬州隋炀帝萧后墓第一次巡幸是在隋朝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背景下发生的。这次巡幸之所以仪仗空前盛大,主要是为了通过文化的联络巩固政治的统一,顺便也炫耀一下大隋功业,是一次文化性质的巡幸。第二次巡幸是任“朝野皆以辽东为意”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是为了让外国使臣看看锦绣江南,抚慰南方少数民族,激劝南方诸将,提高扬州行政地位,同时准备讨伐高句丽,是一次军事性质的巡幸。第三次巡幸是在天下大乱的背景下发生的。此时农民起义的列火已燃遍华夏大地,隋炀帝没有选择坚守洛阳,也没有听从臣属“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盗贼蜂起”,应及早返回京师长安的劝谏。反而丧失了重振河山的雄心,逃亡到扬州,直至两年后为部下所杀。一代帝王,终归雷塘数亩田。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唐·罗隐《炀帝陵》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6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