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砚一池墨雨天花坠
2023/6/6 来源:不详天津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27/4630319.html
□本报记者卢昱
早在唐宋时,青州红丝砚便在砚台中居于 。
红丝砚被人们赋予了三美: 是声音之美,“其声清越,锵若金石”;第二是纹理之美,其红黄相参,旋转团圆纹,常达 寸而丝凡十余重,次第不乱,如月晕,如山石,如禽鱼云霞状,纹彩不一,美不胜收;第三即资质润美,发墨均匀,石中既含有质硬锋利的 化硅,又含有质细润泽的钙、镁等物质,发墨快且润笔护毫。
一块顽石,因人而幻化为艺术品,是天意,更是诗意。
牙床磨拭红丝砚
在青州,古人用红丝石制砚,据已知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可追溯至唐代。
当时,青州红丝石产于黑山的石洞中,洞口石壁上凿有“红丝石洞”之痕,残存的“唐中”二字依稀可见,洞内可见人工开采痕迹。
黑山又名黑龙山,位于青州城西40里的邵庄镇,海拔米,因石黑如墨而得名,相传过去曾是佛道两家共同开发的道场。其山势东低西高,主峰向南一弯,宛如一条昂首的黑色巨龙。
黑山表层的石头是标准的青石,从山脚至山腰,可踏着石阶而上。这并不是人工修建的阶梯,而是人们上下山常循之路、反复踩踏下暴露出来的山石。
已故青州石雕艺人高学志为青州红丝石砚这一文化遗产的开发与研究作出过突出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带领其三个儿子从事红丝石的开采、加工、研究。如今,高学志老人的孙子高东亮继承祖父遗志,先后拜刘克唐、姜书璞等砚学名家为师,致力于红丝石砚的开发研究,现为红丝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红丝石之所以珍贵,不仅是因为其材质的嫩润如玉,还在其千年不变地开采艰辛。据高东亮介绍,黑山山洞高一般不到一米,上下皆青石,一边爬一边开,再把渣慢慢倒出来,一个锤子、几个钻头、一把镐是常用工具,一个洞往往要开采半年才能见到石头。在当时条件下,红丝石往山下运输,也只能靠人扛肩挑。
高东亮的弟弟高东宝也在潜心研究制作红丝砚,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探访了几处红丝砚石洞。现今洞内外的情景与宋代嘉祐六年(公元年)唐询任青州知府时,访青州黑山红丝石洞所记“有洞穴深才六七尺,高至数丈,其狭止能容一人。洞之前复有大石,欹悬若欲坠者。石皆生于洞之两壁,不知重数,如积迭而成。大率上下皆青或赤,石数重其中乃有红黄而其文如丝者,相传曰红丝石。去洞口绝壁,有镌刻文字,乃唐中和年采石者所记”基本相同。洞口外,红丝石渣上窄下宽,如瀑布铺展数十米,也有近期外来人员前来“扒渣”的痕迹。
唐询的记载,将青州黑山红丝石的开采时间,追溯至唐僖宗中和年间(公元年-年)。然而,当时黑山红丝石洞所产红丝石的数量相对较少,且“佳者绝不易得,故世罕流传”。由此而造成红丝砚的影响远较端、歙为小的尴尬局面。
唐代中期,随着书法艺术的兴盛,红丝石砚已负盛名,被选作宫廷御用文具。中唐 诗人王建在《宫辞》诗中写道:“延英引对碧衣郎,红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自问,宫人手里过茶汤。”其中的“红砚”,宋人姚宽就以为“恐是用红丝砚”。
唐代遗留下的红丝砚实物极为罕见。在山东省博物馆馆藏中,有一件唐代箕形红丝砚,该砚年出土于青州,砚台为唐代流行砚式之一,形似长方形箕,故而得名,又因砚尾两侧向外撇似风字形,故又名“风字形砚”。砚形上圆下方,周围有沿,面平,靠近砚首部位有凹槽,以便贮存墨汁,砚底箕口有二足,使无沿的箕口升高,以保持砚面水平。
五代时期,红丝砚受到了偏爱歙砚的江南李氏皇族的青睐。宋代姚宽在《西溪丛语》中说:“红丝砚,江南李氏時犹重之。”宋代诗人晁叔用所作李廷珪墨诗“君不见江南墨官有诸奚,老超尚不如廷珪……银钩洒落桃花笺,牙床磨拭红丝砚”中,也将“廷珪墨”与“红丝砚”并列,也说明了五代时南唐李氏对红丝砚的钟爱。
斫墨如漆,石有脂脉
到宋代唐询主政青州时,青州红丝石得到进一步开采。当时,唐询“清简寡欲,不以世务为意”,惟喜藏名砚,“嘉佑中守青社,得红丝石于黑山,琢以为砚”。在唐询的《砚录》中亦有开采红丝石及制作砚台的详细记载:起初,因山高洞险,无人愿往,“因厚给其赀,勉之使行”,青州石工苏怀玉等“既往六七日,仅得方四五寸者二,其外有若皮肤掩蔽,渐以粗石磨治,已而文理尽露,华缛密致,皆极其妍,既加镌镵,则其声清越,锵若金石,殆非耳目之所闻见,亟命裁而为砚”。此后,“自辛丑夏四月至癸卯春三月”,也就是嘉佑六年至八年的两年时间,“凡工人数十往,其所得可为砚者,大小共五十余”。足见红丝石开采之艰难、红丝砚之珍贵。
早在唐代,柳公权论砚,以青州红丝石为 。唐询更是称红丝石为天下 。他在所著的《砚录》中写道:“自红丝石以下,可为砚者共十五品,而石之品十有一:青州红丝石一,端州斧柯石二,歙州婺源石三,归州大沱石四……”有人问他原因,他回复说:“墨,黑物也,施于紫石则暧昧不明,在红黄则色自现,一也;斫墨如漆,石有脂脉,能助墨光,二也。”
然而,即使在红丝石声名最盛的唐宋时期,也有不同的评判。宋代 书法家米芾对红丝砚最不看好,其《砚史·用品》认为,“红丝石作器甚佳”,但作为砚台,“大抵色白而纹红者,慢发墨,亦渍墨,不可洗,必磨治之。纹理斑,石赤者,不渍墨,发墨有光,而纹大不入看。慢者经暍则色损,冻则裂,干则不可磨墨,浸经日,方可用,一用又可涤,非品之善”。
欧阳修也认为,红丝砚制作精美,可为案头陈设佳品,但“若谓胜端石,则恐过论”。蔡襄的看法与欧阳修大致相同。有这种不同的评判,最为重要的,是由于红丝砚的石品不同,导致好坏的差异。苏轼指出:“唐彦猷以青州红丝石为甲,或云惟堪作骰盆,盖亦不见佳者。今观雪庵所藏,乃知前人不妄许尔。”
现在一些藏家认为,宋代以后,红丝石“资源枯竭”,红丝砚停产,乃退出“四大名砚”之列。这种言论,一方面固然与唐询在《砚录》中的记载有关,所谓“一日去洞门,而巨石摧掩,而人不可复入,其石遂绝”;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目前的收藏界人心浮躁,不注重深入研究使然。
到了元代,红丝石开采与红丝砚制作已近沉寂。虽然青州黑山红丝石洞口石壁留有“大元至正二年”的凿字,但从现存文献来看,整个元代几乎没有留下什么与红丝石、红丝砚相关的资料,也未见元代的红丝砚实物传世。
“何必乎歙之黟、端之紫”
历史上的青州红丝石的产地有益都(今青州)、临朐两处。用来制砚的红丝石产于青州市邵庄镇的黑山顶峰石洞中和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村的壮山周围,因两地在历史上均隶属青州,直线距离约20公里,两地所产之石色泽质地极为相似,系同出一脉,故又统称为青州红丝石或青州红丝砚。
青州、临朐的红丝石,宋代以后,均有出产。在益都黑山红丝洞口的石壁上,除“大唐中”等字样外,还有“大元至正二年”“洪武二年”“弘治十年”“大清乾隆”“道光二年”“同治三年”“光绪三十四年”“民国十四年”等字样,应该为历朝相关年份采石所刻铭。
至于临朐红丝石最早产于何时,现尚难考证。据现有记载,临朐红丝石或在宋代便有开采。唐询在《砚录》中称:“嘉佑六年,予知青州,至即访紫金石所,于州之南二十里,曰临朐县界,掘土丈余乃得之,然石有重数,土人所取者不过 、第二重,至第四重,则润泽尤甚,而色又正紫,虽发墨,与端、歙差同,而资质殊为下。”这是唐询开采临朐紫金石的记载,而临朐紫金石与红丝石几乎在同一产地。
清乾隆时,宫廷藏砚颇多,包括流传自前朝各代的与本朝的收藏,陈列于乾清宫东暖阁。乾隆认为所藏砚台年代久远却无综合记录,若遗失可惜,遂于乾隆四十三年(公元年)命内廷侍臣于敏中、梁国治等人甄别优劣,作成《西清砚谱》。乾隆收有三方红丝石御砚,即鹦鹉砚、“风”字砚、四直砚,并附有题诗。其中,红丝鹦鹉砚最为精彩,乾隆诗云:“鸿渐不羡用为仪,石亦能言制亦奇。疑是祢衡成赋后,镂肝吐出一丝丝。”此砚高五寸,宽三寸三分,厚七分,旧坑红丝石制作,紫中带黄,红丝缕缕,莹润如玉,雕刻的鹦鹉亦栩栩如生。
清代 书画家、藏砚家高凤翰在其《砚史》中收录了“芙蓉井”红丝砚,有铭文曰“美不美,乡中水,何必乎歙之黟、端之紫”。寥寥数语,便透出作者对红丝砚的热爱,也隐约揭出红丝砚的价值。在这方砚台的侧面,有山东临朐人、明万历五年进士冯琦(北海)的铭文,并落款“北海冯琦铭于冶源别墅”,应该是当时临朐冶源(即今临朐县冶源镇)所产。
曹雪芹之祖父曹寅校刊印《砚笺》,其中记有:“红丝石为天下 石,有脂脉助墨光。”曹寅之幕僚张云章在《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中吟道:“天上惊传降石麟,先生谒帝戒慈辰。俶装继相萧为侣,取印提戈彬作伦。书带小同开页细,凤毛灵运出池新。归时汤饼应召我,祖砚传看入座宾。”因此,有人认为曹氏的“祖砚”或许即红丝砚,而更有指脂砚斋的“脂砚”即红丝砚。一时间,附和者有之,批驳者有之,成了一段公案。
文物学家邓之诚则赞红丝砚道:“按《博物志》载,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砚为 ,而宣和尤红丝之冠也。质莹甚,而朱纹隐起,如红羽,下如丹叶,故又名朱雀琼花。”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对红丝砚赞赏有加,称:“石号红丝,唐人所贵,一池墨雨天花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