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访谈廖炯模他和共和国大美术

2023/1/23 来源:不详

廖炯模接受《杨华访谈》嘉宾:金柏松

廖炯模,年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祖籍台湾台北。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留校任教,年调任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年调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油画家学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美协理事,上海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产生历史影响作品有电影海报《甲午风云》《五朵金花》《刘三姐》《自有后来人》等12部,油画有《艳春》《康乃馨》《童年走过的路》《延边秋色》《北国风光》《清晨》、《山村小径》等,水彩水粉有《苗族老伯》《苗家女》《瑶家女》《江南农妇》《大巷》等。作品入选历届全国美展及全国重大邀请展,并分别在美国,日本,法国,俄国,丹麦,东欧各国,东南亚各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展出,历史影响深远。

《杨华访谈》廖炯模:他和共和国大美术

打开历史封尘的记忆,在共和国电影刚刚起步时,他精心创作了《红太阳》《五朵金花》《甲午风云》等12部著名电影海报,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在全国美术作品展上作品曾令有的ZY领导叹服不已,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美术家;更让他魂牵梦绕的是“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却没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独立美术学院实在是缺憾,也说不过去!”,多年在ZX议案上坦诚向ZF呼吁,并被积极釆纳!他对党的美术教育事业一直有着崇高的敬业,并为之不懈的追求奋斗。他就是本期《杨华访谈》特邀嘉宾:中国当代跨世纪著名美术教育界泰斗廖炯模。

杨华:廖炯模的水粉画、油画、书法的创作成就令人瞩目,他亲手绘作的脍炙人口的电影海报,在中国电影史上还写下浓重篇章,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办上海美术学院立下汗马功劳,遥看当年风,吹醒少年梦。廖老师,您好!我是看着你电影海报长大的!

廖炯模:人一眨眼马上就是一辈子,那时我鲁迅艺术学院刚刚毕业,留校做助教时创作的。鲁迅艺术学院前生是在延安,是年抗日战争时期,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是郭沫若等老一批文艺先辈亲手创办的一个以革命文学、音乐为主的学院,抗日战争结束后搬迁到沈阳,后文学被取消了,以美术、戏剧、音乐为主,我就是沈阳鲁艺第一批被录取的新生。

油画《红太阳》廖炯模绘

杨华:据说当时的“沁园春·雪”歌剧就是你们学院集体创作的是吧?

廖炯模:是的。后来我们的院长就被调到北京当文化部长,音乐部分离成沈阳音乐学院,美术部沿用了“鲁迅”两个字,故“鲁迅艺术学院”,那时鲁艺招考都排在全国其它美院前头。

杨华:听您讲话口音好像是南方人?

廖炯模:我祖籍是台湾,年出生在厦门鼓浪屿有名的八角楼小巷子里,抗日战争时期,鼓浪屿沦陷,我是日本小学毕业,那时在校不许我们讲台湾话,如讲有人举报就受到严惩,逼自己用尺子打自己手,不是扁着打,一定要立着抽,每抽一下就一条深深的屻子,往死里痛。后来我母亲不想让我上日本中学,就把我跟随胡同里的两位有名的私塾先生学,一位是很有民族气节的清朝进士;还有一位是卢嘉锡,后来当中国科学院院长,那时我书法就练得很好,卢先生的父亲见人就夸,并介绍字是我写的字。这两位先生后来对我一生影响很大。私塾读了一年多抗战胜利。

杨华:你能考进鲁艺学院,中学成绩应该不错吧!

廖炯模:初中读到高中我一直领先,是全校第一,但当时我就悟出各门功课成绩太平衡,没有自己的拳头学科,感觉得自己在素描色彩课程比较突出,就决定突破这方面,高考时同学们也建议我报考美术,当时报志愿我们也不懂,华东艺专学校和杭州的什么都没填,只知道报鲁迅艺术学院,因为当时年轻人都视它为革命大熔炉,没想到一下子我就考中了。

电影海报《五朵金花》廖炯模绘

杨华:你的油画在60、70年代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你《红太阳》《五朵金花》《甲午风云》等电影海报长当时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廖炯模:我原来到鲁艺分配的是工业系,其实我不喜欢工业系就喜欢绘画,那时不敢讲,必须服从分配,如果不服从工作就没有啦,不再安排工作,那时自己找工作很难,别的单位也不敢要,如果不去大会小会可能还要遭到批判。我那批海报都是毕业不久,是五几年画的,已有五十多年,那时正值长春电影制片厂红火年代,厂里到我们学校找老师画海报,我的老师也动员我也画,到最后送长影厂挑选,结果选中我,一大批老师画的都被淘汰了,这让我很难为情。

杨华:后来还听说JQ爱上你的画是怎么一回事?

廖炯模:那是年的事,“红太阳”全国美展,好多领导人都一起出席观看,那天JQ也去了,她在现场逛了一圈,回过头来在我画前驻足良久说:“这张画得好,这张画得像!”

杨华:当时也没有录像,你人在沈阳又怎么知道的?

廖炯模: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有个老编辑叫任率英,他在现场亲睹,兴奋得不得了,立即打电话告诉我们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任梦璋。当年这张《红太阳》印刷品在北京开始脱销,后在东北又加印第二版。

杨华:那后来你又怎么到上海发展?

廖炯模:有个小故事。有次我到浙江美术学院进修,认识了我爱人,她当时也是学的美术专业,后跟她父母一起分配到上海,这叫有缘千里来相会。那时她分配在上海第十印染厂,搞花布图案设计,后又调到上海印染研究所。

杨华:噢!后来你就跟进调上海!

廖炯模:我是年调过来的,那时工作关系调动很难的,工作调动原则是“一出一进”:这个城市有人出去,你方可进来,否则不行。我巧的是有个人爱人在沈阳,刚要调出,我刚来时也没单位接收,把户口一直放在身上叫“袋袋户口”,后不久上海戏剧学院吕蒙可能听李怀志或杨可扬说我已回上海。

电影海报《边寨烽火》廖炯模绘

杨华:这俩位都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社长,你们怎么交上?

廖炯模:他们都是从延安鲁艺出来的,我们都比较熟悉,年轻时都出版过我的画。回想过去上海有个美专被取消太可惜。当时上海戏剧学院美术就设在舞美系,吕蒙委托上戏成立美术系,我任油画组组长,候烽民任副组长。

杨华:候烽民老婆不是电影演员吗?

廖炯模:是的,叫祝希娟,《红色娘子军》女主角吴琼花的扮演者。

杨华:后来你又怎么去上海大学筹建美术学院呢?

廖炯模:过去有个美术界的领导认为上海没有美术学院是不现实的,从全世界大都市来讲都有美术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然后就委托戏剧学院办一个美术系,办到一定程度抽出来当胚胎,美术专业里有国画专业和油画专业。当时上海大学筹建美术学院负责人李怀志第一时间就想到我,那时我住在延安西路戏剧学院教授楼四楼,没电楼的情况下,他爬好几次来我家做我工作,我爱人说李老师一口气爬上来不容易,还有他爱人刚刚过世,他的热情深深打动了我们全家人,后来就一口答应他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第一个报到的就是我,也是第一任油画系主任。

杨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初建地址开始是在凯旋路吧!

廖炯模:是的。我第一次去一看,原来是一个最糟糕的、破烂不堪的中学,心想这就是美术学院呵,从来没有看过,自然答应了一待就是十三四年。地方虽小,教室很挤,我们还经常怀念这个地方。

杨华:据说当时就办两个班,一个国画班,一个油画班?

廖炯模:不止。雕塑班因比较复杂没办得起来,第二年办了个版画系,邀请了杨可扬、林曦明来任教。地方不够用,我们就把一个教室隔成几个小房间,有好多老师的成名作品就是从这环境里创作出来的。我是从84-97年一直参加筹备,创办差不多啦,以前美专留下来的像凌老师呵等师资力量都充实进来了,像顾秉鑫老师从人民美术出版社过来当国画系主任,我任油画系主任,还有一个叫任意的当时在全国设计界都比较有名的,请来做设计系的主任,雕塑系后来又请张永浩老师做主任。

杨华:听说那时你们同志之间非常团结和谐,你一直以身作则。

廖炯模:是呀!我除了自己以身作则,一直提倡同志之间不许勾心斗角。谈起上海美术事业的发展很曲折,不容易呵!WG结束就有人提出来美术班是“S,R,B”的产物,结果被取消啦!我又被调到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当教研室主任,候烽民也跟过来当副主任,林曦明又回到国画院,杨可扬仍回到美术出版社。后来上海大学搬到宝山。

杨华:那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还不是“上海美术学院”?

廖炯模:那时不是,现在就可以直接称,但行政体制还是隶属上海大学,冯远院长为美术学院的独立的确操了不少的心。当年上海美专只办了一届,走出陈逸飞、魏金山、夏葆元等一批,如果多办几期多好呵;你看人家北京美术学院人才济济呵,一个班级就出来几个;上海戏剧学院出了俞晓夫、周长江、张建军。上海没有把“上海美术学院”这块牌子好好立起来,现在我们上海好多大学里都成立美术学院,如果我们把这些人才集中起来办“上海美术学院”,或许在国际上都打出影响力。

油画《苗家女》廖炯模绘

杨华:你很豁达,多才多艺,一身正气,学生也心服口服呵!

廖炯模:老师不仅自己要讲出来,而且会画出来,要不都是虚的!包括品质,教书育人,你教学生,首先问问自己的品德怎么样?否则都是空谈。你自己老教别人怎样怎样,学生听你的呵!画人物不仅是形,还要了解它的精神面貌。我带学生出去写生,我自己首先带头动手,写生不仅仅教学生画形,更重要画内在的东西。我基本上是属于一个教授型的油画家,做老师就应该以身作则,作出表率,讲了老半天,画出来不像个东西,学生不笑话你呵,不能光言传不身教,应该说作为一个美术老师必须是个画家,把你讲的和你画的如实一致表现出来。

杨华:那时我们教育都是教的苏联那套模式,包括色彩和素描。

廖炯模:你说的一点没有错。欧美东西不能碰,一讲欧美就是ZC阶级,要被P判的。

电影海报《自有后来人》廖炯模绘

杨华:Z治有阶级性,但色彩和素描又没有阶级性。

廖炯模:那时我胆子够大,坚持自己的教学观点,拿欧美的东西让学生临摹,当时就有人说我有修正倾向,向院长打小报告。当时我们有个抓教学的副院长叫牛犇,和个电影演员同名,原来他是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调过来的,当时我估计要处分,大会小会该批斗了。有次我上课牛犇副院长突然走进来。

杨华:嗯,应该有人举报。

廖炯模:我想这怎么办呢?但见好几天领导也没找我,终于有一天找我,我心里也做好处份准备,可牛犇院长一点也没提,反而鼓励我教得好,叫我安心教学。哎呀,我谢天谢天,非常感激这位老院长!如果当时他把这件事传出去,上纲上线,我肯定要被扣上“帽子”。

杨华:听说过去不让学抽象和印象,一学就是修正主义。

廖炯模:没错,但素描一定要学,它是绘画基础的基础!只要是写实的,素描是个辩证法,里面造型的长短,虚实大小等等,这些相对的东西都辩证的东西,大小、黑白灰调子、大大小小、粗粗细细。

电影海报《刘三姐》廖炯模绘

杨华:哎!廖老师我想问问您,为什么最早的国画强调的线条,雕塑强调的是结构,油画比较强调虚实调子?

廖炯模:因为层次都在调子里面,视角上得到满足,黑白灰要的是层次;素描的黑白灰表示软硬松弛,都要在素描里表现出来,比例长短结构都是辩证的。

杨华:那西洋画和中国画在价值观追求上有什么不同?

廖炯模:西洋的东西主要是写实的,把客观的东西真实如实的表现出来。他们就追求这个东西,像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等都在追求如实为主,塞尚印象主义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的都从塞尚开始,这个就有点像中国画了,西方大都追求科学写实为主,但也有一些其它的东西,我们中国画追求的是写意为主。

电影海报《甲午海战》廖炯模绘

杨华:我们历朝历代出了好多成就卓越的大师都没有上过大学,你是怎么看的?

廖炯模:好多有才华的靠自己学出来的历代不少,也确实画地很好,毕竟少数人。教育跟绘画是相辅相成的,我觉得绘画要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延续下去,没有好的教育整体国民文化素质提高不了。受过教育和没有受过教育是不一样的,但是为什么要成立美术学院?一个从学校走出来学的知识面比较广,循序渐进的,从浅到深比较正规的、比较科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其然还要知其然。

杨华:我们现在好多人绘画不知道画什么题材,老是糊里糊涂,画腻了,成“老油条”,每个地域还流行什么派,如我们海派、黄土派、岭南派等等,你是怎么看这个现象?

廖炯模:不管什么派,只要你追求到极致就是好的。搞艺术创作我的感悟就是你画自己想要的东西,要画什么你自己最清楚,应该说自己画出满意的时候,心里是最开心的。今天画不好,吃饭就不香。

电影海报《小兵张嘎》廖炯模绘

杨华:听听艺术界人士怎么说:

金柏松:“一个艺术家是凭他的成名作立身,廖炯模先生不仅是学术界的楷模,更是人世楷模。”

陈逸鸣:“廖老师平易近人,我们能推心置腹的聊聊天,就像对待父亲感情一样!”

姜建忠:“先生这个称呼已经久违了,似乎早就渐行渐远,这个时代是一个老师过剩的时代,但唯独缺少先生。先生已经背过脸去,那个年代连背影都模糊了。能够称之为先生的其实不仅仅是知识,也无关性别,只有当人品、学术与气质的交叠出现在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或艺术家身上的时候,他们才有资格被称为先生,但是我从廖炯模老师的身上看到了先生的品质。”

廖炯模先生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接受过日本、民国和新中国三种文化教育,结信仰、理想、修养于一身,举止儒雅,平易近人,给人很温暖,低调里有“腔调”,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人文关怀,有着独立的人格魅力,不愧为人世楷模!

特邀美审:邵瑞刚

责编:柳洁

校编:蓝天

《杨华访谈》创立于公元年。是由《海上画坛》报刊传媒和“东方艺术风云榜”联合打造的上海都市文化品牌,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勇做探索先锋,侧重邀请艺术界极具代表性嘉宾入座,直面他们艺术人生,揭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透视其艺术造诣,揭秘当今艺坛风云人物。

告诉你:他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并不是他们的传奇故事,而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写照。他们用心血捍卫着艺术的尊严,用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历史永远铭记着他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