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记者到书法名家访沈国龙先生

2023/6/8 来源:不详

油菜已结荚,麦子正扬花,四月天,空气里弥漫着芬芳、清新的气息。趁着老乡沈国龙回乡的机会,我受《晚安宝应》委托专访了他。

乡音乡情

虽然初见,因为老乡的缘故,我们没有太多的陌生感。

提起老家,沈国龙随口吟唱:“宝应土桥是我家,三中沟里有鱼虾。圩埂边边种瓜豆,田无一处不黄花……”沈国龙出生在夏集镇郭桥村(原塘河村),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走过田间的小路,跟着沈大哥来到他出生的地方——土桥。这是一个远离喧嚣的小村子。偶见田间劳作的乡亲,面对他们相见不相识的探寻表情,沈国龙亲切地用家乡话大声喊:“大爷子好!我是大龙。”

指着一条清浅的小河和一片已经改为麦田的打谷场,沈国龙兴奋地谈起他少年的趣事,言词间,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对衣胞之地的深情和眷恋。站在老庄房前,他告诉我,入伍五年后第一次回乡探亲,车过高邮时,他看见路边熟悉的草垛,金黄的油菜花……感觉格外亲切,兴奋的喜极而泣。对家乡的思念,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俨然已经浸入他的骨髓。

时隔多年后,再次踏上家乡郭桥的这片热土,眼前的一切,沈国龙特别感慨。他说老家的变化太大了,大到高铁,小到村村通,道路四通八达;家乡河水清澈,环境整洁,景色优美;村民精神抖擞,相处和谐。

问起他对家乡建设有什么期望和建议,沈国龙稍加思索后说:家乡可以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固有的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比如借助电影《柳堡的故事》的影响力,创建纪念馆、双拥馆,把二妹子民兵班迁至团庄景区,并适时进行训练表演,成为一道独特风景。景区要处处体现红色经典主题,紧紧围绕红色经典主旋律,把电影《柳堡的故事》中让人记忆犹新的让人怀旧的场景,让那些木桥、木船、草房、芦苇荡、风车……在新景区再现。在政府主导、各界支持下,可以通过持续打造,不懈努力,把宝应柳堡建设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经典”乡村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柳堡的故事、九九艳阳天的旋律在新时代流传、唱响!打造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要高定位、高起点、高质量,深入挖掘各乡镇的旅游资源,把分布零散的风景点串联起来,重点打造具有宝应特色,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景点。

另外,作为书法之乡、乱针绣之乡、玩具之乡、荷藕之乡,我们要要不断扩大这些品牌的影响力,加大传承传统文化的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大资金投入,注重推送本土技术型、文化型、艺术型人才,把他们打造成宝应对外的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军旅生活

皮肤黝黑,今年55岁的沈国龙,自嘲身材不高,相貌平平。他的爷爷和三叔是当地的民间艺人,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在他们的影响下,沈国龙从小也喜欢拉拉二胡。求学时代农村的条件都十分艰苦,沈国龙每天放学都要帮助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干完农活之后,他才可以拉拉二胡,写写毛笔字,也正是这些爱好为他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基础。

年11月7日,经过严格挑选,18岁的沈国龙和村里的其他三位年轻人胸带大红花,在乡亲们的锣鼓欢送下光荣入伍,来到北京卫戍区某部。好强的沈国龙进入军营后,要求进步的欲望特别强烈,从军事训练到理论学习,从执勤站岗到细小工作,凡事都尽心尽职,争夺第一,争当先进。入伍三个月以后,连队领导便让他写一篇入伍后的感想,沈国龙整整写了六张信纸。

由于写得一手好字和较好的文采,沈国龙被调到连队当通讯员,在首长身边,沈国龙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待人接物的礼仪。84年9月份,入伍一年多,积极要求上进的沈国龙光荣的入了党,并成为连队的文书,写报告、写总结,负责整个连队的文字工作。多才多艺又吃苦耐劳的沈国龙还办起了连队俱乐部并在全团推广。为了在全团文书兼军械员业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他把自己关在军械库里,蒙上眼睛反复练习各种武器的分解、结合,最终在全团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绩,被调至团机关担任绘图员22天后,又被调到武警北京总队电视报道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先后去兰州学习电视录像、无线电修理,到北京广播学院培训,又入武警北京指挥学校深造,86年被提升为军官。

沈国龙从战士到军官一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后提拔为武警北京总队新闻工作站站长,上校军衔。在25年军旅生涯中他勤于思考,刻苦学习,深入部队,采写拍摄出许多优秀作品,在国家主流媒体发表、播出,30余次获得包括“中国新闻奖”在内的政府大奖,先后五次荣立三等功。

访谈中,沈国龙微笑着说:我可能是拍摄天安门升旗仪式最多的记者。由于所在部队是中国的窗口部队,拍摄了《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国宾护卫队》、《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的升旗仪式》、《中国礼炮兵》、《一分零六秒的记忆》等许多重大题材作品。其中《生命的绝唱——抗非英雄李晓红》为中组部典型,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年由沈国龙全程主创的新闻、电视专题片——《国旗的儿子陶卫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播出,反响强烈。

书法人生

年,沈国龙从部队转业。为了追逐最初的梦想,他一方面继续从事电视策划、编导、摄制、摄影工作;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书法的系统研究和创作之中。

沈国龙先生对书法的喜爱,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家乡地灵人杰,丰厚的文化积淀,早早熏陶了他的心灵。少年时代就喜欢舞文弄墨的他,写的“大字”多次获学校奖励。入伍来到北京后,首都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令他惊喜异常。每逢节假日,沈国龙经常来到中国美术馆、荣宝斋等艺术殿堂,观看名家书展,从中汲取营养。当时尽管津贴微薄,但他几乎全部用在了购买《三希堂法帖》、《墓志铭》等各种书帖上……

沈国龙书法真、草、隶、篆皆能,行草书尤精。他初学米芾、黄庭坚,后研钟繇、王羲之等名家,旁及“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由于职业的缘故,结识了文怀沙、沈鹏、刘炳森、李铎、刘艺、林岫、傅家宝、田英章等当代书法名家,并得到了他们的亲授和指点,受益匪浅。他先后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首届高级班的学习和各种培训,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特别是经过数十载的潜心钻研,逐步形成了萧散简远、秀逸洒脱、古拙遒劲之艺术风格。

沈国龙认为:书法创作必须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笔法与章法共生。他摒弃书法中“过眼烟云”没有美感的符号罗列,而注重在继承中求发展。强调读帖和提高艺术修养的意义就在于提高书写者的审美水平及创作能力,通过多思多悟,加之苦练,以“眼高”引领“手高”。

为了“眼高”,沈国龙孜孜不倦地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诗歌散文;为了“眼高”,他几乎每天读帖,即使出差探亲也不例外;为了“眼高”,他足迹遍及“西安碑林”、“龙门石窟”、“泰山石刻”、“扬州八怪纪念馆”等全国众多名胜古迹;为了“眼高”,他还不断探索影视、音乐等姊妹艺术,从跳动的音符和电影蒙太奇中获得启迪。

既要“眼高”也要“手高”。在部队时他经常笔走龙蛇,在书法的天地里纵横驰骋。在自己的“逐梦堂”里,他饱览名帖,临池不辍,对古今大师的用笔、章法、气韵、意境,反复揣摩、实践,着力提高书写技艺,把对生活、艺术、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凝注于笔端。沈国龙的书法既具有军人特有的气质,豪放中见沉着,遒劲中见秀丽,又颇有王羲之、米芾、黄庭坚书法“沉着飞翥”之神韵。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大型展览,并屡屡获奖。不少作品在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北京晚报》等媒体上发表,并有四幅书法作品编入国家教育部《大学生硬笔书法实用教材》。沈国龙现为中国书画人才中心研究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儿女》杂志、《人民武警报》、《东方书画人物》杂志等媒体有专题报道。年6月,被《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组委会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沈国龙认为,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的魂。作为书法家必须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有义务和责任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真正做到文化惠民,艺术惠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多一些认知,审美有所提高,素养有所提升。作为北京发展基金艺术惠民专项基金艺术总监的沈国龙经常深入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写福字、送春联、赠作品活动,让普通百姓真切感受到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沈国龙不仅对书法艺术如痴如醉,对摄影艺术也情有独钟,颇有造诣。从年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摄影培训班后,沈国龙坚持用手中的照像机、摄像机拍摄报道部队官兵的先进事迹,记录生活中生动、美好、精彩的画面。从万里长城到黄土高坡;从旷世盛典到北京奥运;从大运河畔到香江两岸;流金年轮30余载,沈国龙用快门定格历史瞬间;用精品力作反映部队火热生活,见证和谐繁荣盛世,诠释着他对真善美的感悟。

“琼花白,茉莉香,还有窗外千年的月光,拱桥边,杨柳岸,烟花三月最美的地方……”访谈在沈国龙先生深情演唱的《一生缘》歌曲中结束。衷心祝愿老乡沈国龙艺海腾飞,有机会常回家看看,多为家乡的建设进言献策,也让更多的家乡人欣赏到他精美的艺术作品。(夏正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