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扬州作家大唐琴缘录首发
2023/3/24 来源:不详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记者王鑫王璐
当独占天下二分的月色,笼罩在二十四桥之上,杜牧所怀念的,除了那些玉人所吹的箫声,想必还会有悠远幽静的古琴声吧。昨天上午,《大唐琴缘录之歌吹广陵》IP运营发布会暨新书首发式在扬州市图书馆举行。全国各地的文学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部关于古琴文化主题的奇幻青春励志小说。
前世篇
以古琴、扬州文化为蓝本
铺陈出大唐扬州盛世图景
“月亮挂在浅墨色的空中,轮廓模糊,像滴刚坠入墨中的乳汁,还未散开。夜空中星光微亮,大地上万家灯火,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水被渔火照得通明,这是广陵城”。
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广陵城,而且是在极为繁盛的唐代,“扬一益二”的名声,让扬州成为天下人为之向往的城市。
杜晓月,是杜牧的养女,因父亲的仕途变迁,以及自己爱好古琴,而被送到广陵琴派学艺。在这里,她遇到了心气极高的小师姐,遇到了淡泊名利的大师兄,还有心比天高的师叔及心地宽厚的师父。但最奇妙的缘分,是遇到了活了年的兔千岁。兔千岁带着自己的使命,一直都在寻找有缘人,杜晓月成了兔千岁的天选之人。而这时,恰逢擅长使用琴音操纵人心的邪恶力量席卷而来,一场以琴音为武器的战斗悄然在扬州城展开。
小说里无比巧妙地将古琴文化、扬州文化融入其中,通过琴音的牵引,慢慢铺陈出一幅大唐盛世扬州的景象来。
今生篇
90后金融硕士热爱家乡文化
为扬州量身定制故事IP
这部小说的作者刘品章,土生土长的扬州“90后”,剑桥大学金融硕士。在首发式上,刘品章介绍,自己是一位跨界作者,回望三年前写作时刻,很感慨当时的勇气。
刘品章说,是扬州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了自己。“那些传统文化或许是一首唐诗、一支古琴曲、一道美味淮扬菜、或许是一方古老的青石板,一束窗前明月光,它们带着传承千年的文化印记,融入扬州人的血脉中。”
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那些歌咏扬州的唐诗和月亮城、琼花仙子等美丽传说,常常浮上心头,一解乡愁。他更深深地惊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慨家乡扬州犹如宝藏,有这么多精彩的历史故事及IP资源,该怎样分享给更多人呢?刘品章首先想到了写作。
在他看来,“Z世代”来了,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正用自己的个性定义新的消费理念。《大唐琴缘录之歌吹广陵》是一本书,更是为扬州量身定制的故事IP。
“当下,唐文化正成为国潮热中一支劲旅,受到热捧。扬州在唐代十分繁华,有着‘扬一益二’之称。”刘品章说,《大唐琴缘录之歌吹广陵》便是以大唐扬州城为故事时空背景。
作为90后,刘品章比较了解青少年的阅读喜好,所以在构思这部小说之初就想到了用年轻人非常喜爱的轻奇幻形式。小说构筑了一个宏大的古琴江湖,还融合了杜牧、牛僧儒、杜秋娘、董庭兰等人物典故,甘露之变、昭义叛乱等历史事件,使小说呈现亦真亦幻的情境,并对月亮城琼花仙子和嫦娥奔月等古典传说进行了新的演绎。在唐朝扬州美景、美食、诗词、玉器、古琴等名扬天下,小说里均有涉及,堪称大唐扬州的文化旅游指南,其中,对大运河、东关街等处也都做了描摹。
“以古琴为题材的小说,本就不多见,这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需要足够的写作技巧。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是和当下年轻人的阅读趣味结合,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人设和故事线,也非常关键。”在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看来,刘品章虽然是一位新人作家,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将奇思妙想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巧妙结合。
未来篇
全IP运营正在开发中
打开扬州通往外界的渠道
基于《大唐琴缘录之歌吹广陵》的创作,专家学者们也就国潮风和影视、文学创作进行了探讨。邱华栋说,从文学角度上讲,有一种小说叫做文化小说,将文化体系中有特征性的内容提取出来。“这部小说提取的广陵古琴,这是非常准确的一个点,将古琴赋予神话的想象,丰富了古琴艺术。”
“这部小说结合了很多传统文化,尤其是古琴艺术。中国人高雅的爱好,琴棋书画,琴是排在首位。当然,古琴也是需要投入很多精力,才能得其道。”著名作家、评论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干说,刘品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可以无限制写下去。“扬州文化积淀深厚,同样也需要新鲜的出发,释放出扬州文化的潜能。这部小说,也可以看做一个全新的出发点。”
而在著名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看来,国潮不是复古,不是简单地回到了古代文化空间,而是具有了世界的眼光之后,重新反思和审视中国的文化,是传统文化放在世界眼光下重新被激活。刘品章从扬州走向世界,又从世界回到扬州,这样的作品就有了世界视角。扬州需要这样的作品,能够在现代传播系统中被传播,这就打开了扬州通往外界的一个渠道。这部小说对于诗歌和古琴的描述,也彰显着中国诗歌、中国音乐路线上的扬州驿站位置,让扬州的形象更加饱满丰富。“这部小说是现代眼光下的文化还原,让人看到了唐代向世界开放的扬州,这也是在世界眼光下看扬州,在扬州看中国。”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IP运营发布签约仪式,相关的动漫、话剧、影视改编、游戏等全IP运营也正式进入了开发运营阶段。“通过专业的多元化IP运营,能够让读者们感受到扬州之美,能够在作品中回望、感受盛唐气象里的扬州。”邱华栋说。
著名评论家、中国网络文学协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季说,IP就是寻找文化符号的最大公约数,它不仅仅是一个文本,而是多文本,包括影像、数字、舞台等媒介,完成覆盖更多人群的任务。这就是网络时代,文化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