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文化探寻琼花观里赋琼花华之旅
2023/1/6 来源:不详北京儿童手足癣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609/9044566.html
琼花观在琼花路北侧,今扬州市第一中学内,始建于汉元延年间,本名后土词,唐称唐昌观,宋称蕃厘观,俗称琼花观。琼花因此观得以生长,此观因琼花得以扬名。今有琼花台、玉勾井及宋徽宗御赐石额等遗迹。
琼花是一种独特的观赏花木。它雅洁幽香,闻名天下,扬州民众引以为荣,四方游客先睹为快。可是,由于演义小说的影响,人们常把琼花与隋炀帝开挖大运河、三下扬州牵扯在一起。炀帝荒淫,人所共知。他于公元年即位后继承父业,征发民工,开拓邗沟、谷水、洛水、通济渠等原有河道,将其连成一线,成为从洛阳至扬州余里的大运河。他又在今扬州北郊蜀冈之上建江都宫。江都宫规模巨大,内有归雁宫、四流宫、九里宫、松林宫、大雷宫、小雷宫、春草宫、九华宫、枫林宫、成亲殿、水精殿、流珠堂等,皆黄金作柱,碧玉为栏,瑶阶琼户,珠牖琐窗,富丽无比。又有幽房密室,前遮后映,雕廊画栏,逶迤曲折,千门万户,回合相通。民间传说,宫内还有12重台阁,24座亭池,36间秘室,72处幽房,所雕闱,层绣闼,还有千万道锦栏翠幌。杜牧诗云:“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小说《隋唐演义》说炀帝到琼花观观花,因不释后土,琼花瓣即散落一地。炀帝大怒,便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琼花树砍掉。大业十三年(公元年),炀帝三下江都时,天下大乱,反隋怒潮风起云涌。大业十四年(公元年),炀帝亲信字文化及反叛,攻入江都宫,缢死炀帝,葬于雷塘。因雷塘这个地名,扬州人又有一个传说:江都太守陈稜乃隋之旧臣,用帝王之礼埋葬炀帝,可触怒天颜,葬到哪里,雷就劈到哪里,于是形成上、中、下三个雷塘。年深岁久,墓冢不存。直到清嘉庆年间,大学者阮元访得隋墓故址,便制成一碑,由当时著名书法家伊秉授题:隋炀帝陵。后来陵碑又圮,墓冢乃一抔黄土。至20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又拨资修葺,扶正陵碑。今天,隋陵已成为扬州北郊一个游览景点。琼花虽与隋帝无缘,却有它自身的经历,并与扬州市民风俗联系在一起。
今所谓琼花,乃落叶或半落叶小乔木,枝条扩展,树冠呈球状。尤如巨伞。卵形叶,对生。四五月间开花,花若玉盘,由八朵五瓣小花簇拥着洁白或淡红色花芯,姿态舒展,错落有致,香气纯正清雅,又称聚八仙。唐以前没有关于琼花的记载。唐代始见于诗中。李白《秦女休行》:“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后吴融、韦庄也提到“琼花”。但诗人所云琼花并非木本琼花。琼,美玉也。如人常称琼英、琼浆、琼液、琼珠一样,皆以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将雪花比作琼花。北宋至道二年(公元年),扬州知府王禹偁发现后土祠内有一奇异、洁白的花,作《后土庙琼花诗》,这是见于文字首次提到的木本琼花。诗前有小序云:“扬州后土庙有琼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云。”以后,多位名家吟咏扬州后土祠的琼花。韩琦《咏后土祠琼花》云:“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欧阳修在花旁筑一小亭,名曰“无双亭”。又作诗云:“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下题诗更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另一位扬州知府刘敞诗云:“东风万木竟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鲜于侁诗云:“百葩天下多,琼花天上稀。”琼花山历尽劫难。庆历和宣和年间,曾两次将琼花移至开封。可是,它不服水土,惟粹不花,趋向枯萎。南宋宦官陈源截取琼花孙枝接到临安(今杭州)聚八仙根上,虽然成活,但香色大减。绍兴三十年(公元年),金兵南犯,又垂涎琼花。金主完颜亮再次把琼花主干挖去,又把小枝剪光。第二年,根侧生出三株新枝。后土祠道士金大宁加倍护理,使它还魂复茂。公元年,琼花突然枯萎。这一年,宋朝灭亡。这株琼花在人间生活了三百余年,终成绝世之珍。元朝至元年间,道士金内瑞将聚八仙移植在琼花根部,终于培育成功。至今七百余年,金道士培育之花已在扬州大地上繁衍出许多后代。元以后人们所咏琼花,实际都指这种花。当代树木学家考证,宋代琼花观的花实际就是聚八仙的一个优良变种。聚八仙结子,而古琼花不结子,且极难生长。元明清三朝到扬州的文人留下大量咏琼诗,单明人曹漩《琼花集》就有71首之多。
琼花(聚八仙)喜阳光,耐阴寒,质纯洁,性高雅。催香折玉,几经劫难,倒也象征扬州几度兴废,扬州市民把它作为自己性格的象征。
#周末去哪玩#
贵州文化:寓意吉祥的侗家蜡染艺术
中国第一个汉民族民俗博物馆:山西丁村民俗博物馆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风物传说
古代航海家郑和故里:云南晋宁县城(古称昆阳)
汉中留坝:三千年,不变的是江河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