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吴澄的一首咏雪诗,不知天上谁横笛
2025/3/20 来源:不详来说说吴澄的《咏雪》吧,这首诗,简直就是古代的“大片”啊!风情万种,画面感爆棚。老吴这笔下,雪不仅仅是雪,它是诗,是画,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
《咏雪》
吴澄〔元代〕
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汪水,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意思大概是说,岁末腊月,冬天的尾巴上,北风跟一把剪刀似的,把天空剪得干干净净。这风一吹,吴地的江水和楚地的湖泊仿佛都涨了起来,秦淮河的波涛好像都压倒了远方的山峦。
再看风吹竹林,竹子摇摆得就像银色的凤凰在跳舞,云遮住的松树,弯弯曲曲的,好像寒冷中的玉龙。老吴还幻想着,不知道天上是哪位仙人在吹笛子,吹得琼花(也就是雪花)漫天飞舞。
大雪纷飞的景象,是不是就像一幅动态的水墨画?黑白灰的色调,雪花飘飘洒洒,这不就是水墨丹青中的极致美吗?
但这诗,可不只是描写雪那么简单。老吴这是在寓意岁月的流转,时光的变迁。那“腊转鸿钧岁已残”,不就是在说时间匆匆吗?那“剩添吴楚千汪水”,不就是在形容世事变化,沧海桑田吗?
这诗里,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岁月无情的感慨。那风雪中的竹子和松树,似乎在展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老吴是不是在用这些自然景观,来比喻人生的坚强和不屈呢?
至于最后那一句,“不知天上谁横笛”,这不就是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写照吗?老吴用他的笔,把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描绘得淋漓尽致。
所以说,这首《咏雪》,远不止是一首单纯描写雪的诗。它是对自然的颂歌,是对人生的沉思,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的展示。老吴用他的笔,把雪化作了一种美学,一种哲学,甚至是一种精神。
别忘了,雪虽美,但也寒冷。这诗里的雪,不仅仅是风景,也许还有点“寒冷人心”的意味。这大雪纷飞的场景,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世间美好虽多,但冷暖自知,人生路上难免会有一些寒冷和艰辛。
老吴的这首诗,也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雪,就是冬天的代表。这变化无常的季节,就像人生的起起伏伏,每个阶段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
《咏雪》这首诗,不只是简单的赞美大自然的美,它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它告诉我们,无论是自然界的风雪,还是人生路上的冷暖,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欣赏这每一场“雪”,在风雪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美丽。
最后的话吴澄的《咏雪》,不仅是一首诗,它是一幅画,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它让我们在雪花纷飞中,看到了世界的广阔,感受到了生命的深邃。这就是古诗的魅力,能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找到无限的想象和思考。《咏雪》,这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一种哲学的思考,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读懂了这首诗,或许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