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三个城市河段景

2025/2/27 来源:不详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隋朝对大运河进行了南北贯通,因此,隋朝大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要了解这条大运河的精彩,可以通过三个城市:第一,扬州,瘦西湖为大运河遗产点之一;第二,无锡,清明桥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第三,杭州,“大运河最南端标志”——拱宸桥。

京杭大运河无锡段的生态人文第一,扬州,瘦西湖为大运河遗产点之一

无论提到京杭大运河,还是隋朝大运河,扬州的瘦西湖是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地理标志。为什么呢?因为它见证了隋朝大运河贯通了春秋以来南方、北方的各运河段,形成了一条北到北京,南到江浙的大运河,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运河的基本形态,虽然到宋代大运河被拉直,不再绕道洛阳,但隋朝大运河构成了现代京杭大运河的主体,是不争的事实。

扬州的标志——瘦西湖五亭桥

建造隋朝大运河,贯通南北大运河的是隋炀帝,而隋炀帝最知名的一件事情,就是通过修建大运河至扬州,三下扬州看琼花,而瘦西湖则是传说中隋炀帝在扬州赏花游景的地方,也因此,并不在大运河上的瘦西湖,却称为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之一。

扬州瘦西湖段的开阔水面第二,无锡,清明桥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

不同于瘦西湖,无锡的清明桥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却实实在在的在大运河两岸,是现存的京杭大运河唯一穿越城市中心的运河段,要想见证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商铺酒肆林立的繁华景象,无锡清明桥街区的南长街、南下塘段,是最合适的河段。

大运河无锡段的繁华景色

无锡素来有“布码头”‘、“丝码头”、“米码头”、“钱码头”等四大码头的说法,这“四大码头”就是相对于大运河来说的,无锡自古为江南富庶之地,京杭大运河贯通后,这里就成了南方的棉布、丝绸、稻米等物产通过运河漕运至北方的交通要道,在现在的吴桥、蓉湖大桥至南长街清名桥河段,形成了这“四大码头”兴旺的盛况,尤其是南长街、南下塘段的古运河景色,依旧保留了历史的繁华与喧嚣。

见证了无锡“四大码头”历史的清名桥第三,杭州,“大运河最南端标志”——拱宸桥

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全长千米,而这条运河在南方的终点,就是杭州的拱宸桥,因此,要了解京杭大运河,位于杭州京杭大运河边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拱宸桥,是一个必到的地方。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年),被称为“大运河最南端标志”。

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杭州拱宸桥

历经近年依旧岿然不动的拱宸桥是见证京杭运河历史的一个建筑,而要了解京杭大运河,则要从拱宸桥所在的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入手。这里的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和手工活态展示馆等博物馆,展示了运河岸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还可以乘坐运河水上巴士,游览拱宸桥、信义坊、香积寺、大兜路历史街区等运河沿岸的历史景点,充分了解京杭大运河的生态。

杭州河西历史文化街区的大运河标志

应该来说,虽然京杭大运河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历经各朝各代的建设、疏浚,但是,直至隋朝贯通了大运河南北线路,形成一条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大运河后,就基本确定了主要的运河线路和规模,因此,隋朝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的主体,现在运河沿线的扬州瘦西湖、无锡清明桥、杭州拱宸桥三个景点,可以见证大运河发展的这段历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