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点名让他当状元,他却逃之夭夭,写出

2024/10/16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www.zherpaint.com/ylbj/zqys/m/1162.html

年羹尧在康熙年间就屡立战功,雍正更是重用他,委任他为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功,权势熏天。虽然是军旅发迹,但年羹尧又是进士出身,对文人非常仰慕,多次广求天下名士。当时很多文人竞相投奔,其中包括一名叫做蒋衡的书生,引出了一连串的故事。

蒋衡投奔年羹尧的时候,已经快五十岁了,屡试不第,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中是个失败者。但此人确实有才华,他的小楷冠绝一时,又爱游历,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他每到一处,必赋诗作书,因此他的名声大噪,传遍中华。

年羹尧见到他之后,与他交谈、以诗词相对,发现确实名不虚传。面对这位老学究,年羹尧欣喜异常,亲口对他说:“下一期的科举状元,非你莫属!”(下科状元当属君)年羹尧之所以敢拍着胸脯说这种话,是因为他与雍正皇帝的特殊关系,科考的主官们都不敢违逆他的意思。(盖年声势赫濯,试官皆不敢违故也)

要知道,蒋衡天下闻名,才华横溢。只有科举一事,是他的痛点。天下学子何止千万,但如果没有功名,就永远不能登堂入室,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年羹尧的这个许诺,是多么大的诱惑。

但是,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在年羹尧手下呆了不长的时间后,蒋衡借口有病,提出了辞职。原来,年羹尧自从得志之后,日益骄横,甚至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蒋衡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偷偷和关系很好的幕僚也说:“年大将军德不胜位,现在的皇帝又英明神武,迟早将有祸事,不如早些离去,免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这个时候,正是年羹尧最为鼎盛的时期,多少人来他家就是为了在这棵参天大树底下乘凉。那个幕僚不愿意放弃机会,然而得到状元许诺的蒋衡却毫不犹豫,坚持要离开。

他的去意已决,年羹尧也无法阻拦。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年羹尧要送蒋衡千两黄金,蒋衡却坚持不肯拿。最后,在年将军的百般坚持下,蒋衡收了一百两,拜谢后离去。

后来,年羹尧的命运果然陡变,他迅速从高峰跌到谷底,还被勒令自尽。树倒猢狲散,年羹尧的倒台还株连了不少人,包括他的谋士汪景祺等等也被杀了头。不过蒋衡却毫发无损,完全没有受到牵连。

当初收受年羹尧的赠金时,蒋衡就已经留了一个心眼。因为当时年羹尧势大,财富不可计数,笼络士子之时,高于五百金的才做登记,一百金就算随便打赏而已。就因为数目卡得这么准确,蒋衡才没有在年羹尧的账目中留下名字,自然没有列为同党。

虽然蒋衡没有能成为状元,在科举考试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却以另外一种方式青史留名。当时他拿着年羹尧的金钱,到处游山玩水。他在偶然之间,在西安见到唐代“开成石经”,发现关中古碑出于众手杂书,既失校核,又混乱不齐,便决心手书一部“十三经”。

“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蒋衡于雍正五年开始书写,一直到乾隆三年完成,共花费十二年时间。这部书一共有62万余字,为了完成它,蒋衡远离闹市,躲在扬州琼花观,终日与僧侣为伴,甚至连英山教谕和博学鸿词科的考试都放弃了。

此书完成后,清代大鉴赏家马日琯出白金二千锾收购,后来辗转由河道总督高斌将“十三经”装裱后进献给乾隆。乾隆见到大惊,下令将此书藏在懋勤殿,并赐蒋衡予国子监学正一职。

又过了五十年,蒋衡早已故去,乾隆皇帝面对这勘正后的十三经,钦命和珅、王杰为总裁,董诰、刘墉、金简、彭元瑞为副总裁,“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用垂永久”。蒋衡的孙子蒋和在此石版刻制中,担任了收掌官一职,据说还是和珅推荐的。

这部石刻经文共花费了五年时间,在乾隆登基六十年时间完成,又成为“乾隆石经”。它原置于国子监六堂之前,作为师生学习研讨之用,现存于北京孔庙,是儒家经典刻碑中最完整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书。蒋衡虽然在官场之中不得志,但却以另外一种方式不朽。

参考资料:《清史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