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一诗琼花榆木斋
2023/10/7 来源:不详王禹偁的《后土庙琼花诗》诗词赏析枯木《后土庙琼花诗》王禹偁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当羞见落梅妆。(题注: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枝,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云。因赋诗以状其态。)琪树:指仙境中的玉树。《文选·孙绰》:建木灭景於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唐崔珏《哭李商隐》诗:应游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衣上玉坛。。轻冰::薄冰。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飘飖馀雪,入箫管以成歌;皎洁轻冰,对蟾光而写镜。;唐杜甫《龙门镇》诗: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寿阳公主:南朝宋武帝刘裕女儿。落梅妆:即梅花妆、寿阳妆。据《太平御览》记载,寿阳公主仰卧于含章殿下,额上落了一朵梅花,人以为美,于是争相效仿,于是就剪梅花贴于额头,当时被称“梅花妆”,一直到隋唐五代都非常流行。王禹偁(chēng)(年-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王禹偁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曾移官解州(山西),知滁州、扬州、黄州,最后病逝于蕲州。王禹偁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宋史》评价:“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一直为后人尊敬和缅怀。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欧阳修十分仰慕王禹偁,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又作《书王元之画像侧》。王禹偁的诗词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提倡继承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精神,反对唐末以来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反对艰深晦涩,雕章琢句,为后来的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因此颇受后人推重。关于琼花,颇具传奇色彩,现在的琼花,植物资料为聚八仙,又叫蝴蝶花,牛耳抱珠,忍冬科、荚蒾属落叶半常绿灌木。高可达4米,树皮灰褐色或灰白色;芽、幼技、叶柄及花序呈灰白色或黄白色簇状短毛,后渐变无毛。叶纸质,卵形至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花冠白色;果实红色而后变黑色,椭圆形;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琼花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国风·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琼花最早为“琼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记载(并未查到资料),汉代扬州城东曾有一株琼花,当时有人特为之建“琼花观”;南北朝刘孝威曾有诗云:“香缨麝带缝金缕。琼花玉胜缀珠徽。”。琼花真正名扬天下,都归功于隋炀帝。传说隋炀帝就是为到扬州赏琼花而下令开凿了大运河,王世充则因画出了琼花图被隋炀帝赏识,以此飞黄腾达。扬州后土庙的琼花,王禹偁早期赋诗赞美;后韩琦《后土庙琼花》赞曰:“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更赞誉了琼花的珍异稀少;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又在花旁建“无双亭”。扬州琼花奇就奇在无法移栽,据宋朝周密撰的《齐东野语》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曾从琼花观中将琼花移栽到开封,但后因逐渐枯萎而发回扬州,宋孝宗淳熙年间(~年),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的皇宫禁苑之中,谁知逾年而枯,不久,载还扬州,却又枯木复苏,人们皆称琼花是有情之物。可惜,这一代名花终于在元代初年枯萎死去,从此绝迹。20年后,也就是元至元三十三年,有个道士金丙瑞,以“聚八仙”补种在琼花观,后人称琼花者,实是“聚八仙”。而琼花和聚八仙还是有明显区别,宋淳熙年间,扬州太守郑兴裔既见过真品琼花,也见过聚八仙。他在《琼花辨》一文中列举了两花不同者有三: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渐青,不同者一也;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琼花蕊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此外,琼花一花九朵,而聚八仙则一花八朵。因此,如今的琼花实则为聚八仙,并非琼花,而真正的琼花,则在宋亡后就已经香消玉殒,世人再无机缘得识真面目了!然而,聚八仙也罢,聊胜于无,只能通过聚八仙来想象琼花的冰清玉莹了,并且扬州和昆山也把琼花作为市花,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特色之一。《后土庙琼花诗》是王禹偁知扬州时的作品,也是描述扬州琼花的最早的诗词,大意是扬州后土庙的琼花,不知道是哪个神仙从天宫移栽下来,洁白无瑕,犹如二月的冰雪那么皎洁,好像秋天的霜花那么晶莹,倘若是寿阳公主还健在的话,一定不会再用落梅妆来装饰,肯定会选用琼花的啊。诗人用平易朴素的词句,运用典故和比喻来衬托,寥寥几句,就把琼花的仙姿和娇媚描述的惟妙惟肖,令人心生向往之心,我心尤怜,可惜,天下一绝“扬州琼花”已经香消玉殒,人们再无机缘得以识得琼花真面目了。/7/4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