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第一期诗词活动点评部分诗词轩

2023/7/10 来源:不详

主题:

佛经曰: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宇宙间的奥秘,往往存在于一朵寻常的花中。很多事物,从局部便可以看到整体,有限的空间即无穷大。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颦一笑总关情,一草一木尽是诗。亲爱的诗友,请以此为触点,用你的心,聆听整个世界,并用你的诗抒发独特的感受。

出题:黍黍

点评:黍黍

整理:青丝成雪

部分诗友作品:

郑伟

经年未归,归来百感心头,遂成!

《十月归家后》

二十年来渐老身,而今遥作倚门人。

到家怜我青衫阔,持事为谁白发新。

客路风霜犹细问,乡山草木自详陈。

劬劳恩重偿何日,百感归来莫一颦。

此律当属成熟厚重之作。说成熟,是指此律意脉连贯、对仗工稳、字词凝练,一看便知作者乃诗词老手;说郁重,皆因诗中表达亲恩难报之慨,读来令人百感交集。离家经年,难免思归,及至归来,家人团聚,嘘寒问暖,娓娓诉来,既有概括叙述,尚有细节描绘,即使是三两千字的散文也有所不及。诗多对举,青衫白发,客路乡山,细问详陈,让人荡气回肠。更有用字之妙,“倚门”一词,刻画的是翘首思归的情态,可谓入木三分。声韵方面,此律第四句虽犯孤平,但无关紧要,勉强更换,除“为”字而外,余皆不逮也。

叶子湖畔

观同学在群里面呈画有感,习作也。

二月初二日一首(平水韵)

山涧桃花溪水幽,早春江水岸融流。

远望叠嶂尖尖角,松翠苍穹没尽头。

此绝写早春景象,意趣盎然,层次清晰,行句活泼。这首诗虽然有这样一些成功之处,但是问题也很多。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只为题画而题画、为写景而写景、为习作而习作,看不出作者究竟有何寄寓。再就是用词不是很准确,比如“幽”字,词条义项为:1、深远的;2、僻静的(地方);3、不公开的;4、关起来,不让与外面接触;5、迷信的人指阴间;6、古地名。首句中“溪水幽”中的“幽”究竟作何解呢?从“幽”字的六个义项看,无论选哪一个都是不合情理的,所以“幽”字用来形容溪水并不准确。还有,既然我们要求写格律诗,那么诗句就要讲究平仄和谐,不要出现失替、失粘的情况。此诗首句“溪”字处应为平,第二句与第三句失粘。

我素

红肥绿长、蜂蝶寻芳,满目春光在望,惹得流水也思念岸上的花,青山也不甘寂寞呢,邀得云朵醉了一场。而我,在这样美好的春日,孤独地与自己的影子相对,随便写点什么吧,只是记取流年里的某个春天里,那一瓣花香或是心香吧。

春日(新韵)

细雨柔风日渐长,眼前无处不春光。

红缭绿绕呈千色,蝶舞蜂飞觅众芳。

水转花田思两岸,山邀云朵醉一场。

孤独对影诗心瘦,唯记流年那瓣香。

我素诗友应该是女生吧?因为女生容易陶醉,一陶醉就会写出细腻的诗句。身处郊野,脚踏春光,便有细雨柔风相伴,便有红肥绿长纷呈,便有蜂围蝶阵景象,并且还有水转花田、山邀云朵的浪漫,结果真真切切地醉了一场。面对无限风光,不吟哦一首,便可惜了。此诗可谓意韵流转、神采飞扬、耐读耐品。不过,读者会觉得有几个地方没处理好。颔联与颈联中连用“呈千色”、“觅众芳”、“思两岸”、“醉一场”四个结构相同的短语作为句子结尾,略显句式呆板,此其一。眼前既然下着雨,蝴蝶还能翩然而舞吗?造景有点不合乎逻辑,此其二。其三,尾联“瘦”字用得勉强,有词不达意之嫌,读者会认为,此时此刻,既然已经是诗兴蓬勃,诗心怎么还会瘦呢?毕竟,“瘦”字有索然无味的意思哦。

华而实

背景:昨天下午,由乡下归来,经过一路边小桥,几十只叫不出名的鸟儿在水池边嬉戏,不被外界干扰,行至桥下时,我有意将一饮料瓶丢入水中,几乎同一时间,它们尽数飞走。我感慨:判断危险与否是生物的本能

七绝.小鸟(平水韵)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成群戏落晖。

过往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

我在《诗的功用刍议》一文中说过,诗不一定要慷慨激昂,不一定要严肃凝重,不一定要蕴含哲理,不一定要充满哀怨,有时候它会以风趣幽默的面孔呈现人们面前,让你感到轻松愉悦。今天读了华而实诗友这首诗,对诗的功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就是诗还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日记来解读,并且我们可以把这种诗称为日记诗。不过,日记诗要富于情趣,就像王勃的《鹅》那样。华而实诗友这首诗便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日记诗。当然,这首诗的收尾句“忽闻水响一齐飞”又寄寓了某种道理,这也是这首日记诗的一个亮点。然而,眼尖的挑剔的读者会针对你这首诗提出两点建议:1、“十百”改成“数十”,词语是约定俗成的,说成“百十”可以,“十百”就出格了,表示概数的词语中没有“十百”这个词;2、“都”太俗气了,改成“皆”吧!

JennyJia

农历二月初二,偶遇马拉松赛事有感。三月,南半球正入秋天。今天去溜冰场活动,刚好遇到场外马拉松比赛

南红(平水韵)

南红北绿昂龙头,户外马拉松顶牛。

场内冰球酣战勇,风情万种眼眸收。

诗的标题是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很多人写诗都很讲究在标题上下功夫,因为诗的标题就是诗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我们可以看到诗的内容和主旨。好的标题能够将原本没有多大联系的杂散意象串接在一起,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许你会说《诗经》原来是没有标题的,那是后人加上去的,而且都是截取每一首诗的开头作为题目。但是我会说,《诗经》是中国诗歌的雏形阶段,且大都是人民群众的口头之作,不拟标题属于正常。现代人作诗不拟标题,那就只能说明他没有概括能力。诗友你这首诗的标题“南红”不是很好,不能概括诗的内容。再就是,在近体诗中,三字词不能放在句中,而应置于句尾。把“马拉松”放在句子中间,你觉得读起来顺口吗?显然是不顺口的。还有,既然诗的主要内容是写马拉松赛事,就应着力描绘马拉松比赛的场面、气氛,以及选手们的拼搏精神,可你在诗的转结处却溜写冰球,这属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离题了。

扬眉渐出俏

前日又飞雪,春意怯清寒塞北不见春,感慨赋流年,因之以记。

春迟叹

江南旖旎风光新,北地雪飞欺翠茵。

几许残红随梦去,流年且寄一枝春。

我先问你一个有关你笔名的问题,再点评你的诗。“扬眉渐出俏”是啥意思?

《春迟叹》借助于对北国春迟的真切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意境创设方面可以说别具匠心。让“江南旖旎”和“北地雪飞”形成对比,突出北国“春迟”,写作方法很有特色。结句“流年且寄一枝春”是诗的落脚点,属于卒章显志的构思。这首诗如果能将第一句的“风光新”三平尾,以及韵脚字“新”“茵”“春”三阴连改一改就更好了。

吴嘉英

写作背景:农历二月初一早晨,下了片刻的绵绵细雨。当时我静卧床上聆听雨滴敲窗的悦耳,等我急急忙忙到楼下,看着风中摇摆的柳丝,听着枝头喳喳叫的喜鹊,感受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力量。但这时雨已停,地上湿漉漉的。上楼便写了两首绝。

春日(新韵)

细雨滴滴敲地脉,和风缕缕抱花林。

枝头鹊噪江山丽,垄里乡农点种辛。

此绝描绘春回大地的蓬勃景象,寄托美好希望,可谓活泼灵动、有声有色。不过,我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写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词的运用,不该用的坚决不用,意思拿捏不准的要予以查证。“地脉”一词,本是阴阳学方面的词语,指山川河流的走向以及风水的好坏。这样一来,“地脉”一词就不能与“敲”字搭配了。看吧,我们可以说“敲门”、“敲脑袋”、“敲竹杠”,哪有“敲走向”、“敲好坏”的呢?所以,“地脉”一词用得不对。尾联中“辛”字有艰难、辛苦的意思,用在这里也不恰当。这首诗的主旨是赞美春天,表现生活的和美,但结尾却点出农民的艰辛,这就有点不对路数了。再说,“辛”字作“艰难”“辛苦”等意思理解的时候,也不能单独使用。所以,建议把“辛”字改成“勤”字,因为“勤”字可以单独使用,用“勤”字仍然是押韵的,并且可以表现农民伯伯们欢快劳作的情景。

Niu牛

*据传隋炀帝扬州看琼花,三千后妃散落扬州衍生,扬州美女如云。南京六朝古都,三宫六院后妃传宗接代,美女层出不穷。当这些美女看到仙凤的美丽时,只能自愧不如了!

七绝·凤南归(新韵)

烟花二月扬州美,仙凤南飞虎踞回。

六院三宫妃后种,颦眉羞愧闭闺帷。

关于仙凤,究竟是何许人,无可考证。虚构也罢,实有其人也罢,作者将她作为描摹对象,盛赞她的美丽,也是可以的。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用来刻画杨玉环貌美无双的诗句。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此女天生丽质,特别是回眸一笑的时侯,更显得娇媚无比,令人神魂颠倒,更令其他后宫佳丽失去了颜色。

不难看出,《凤南归》也借鉴了白居易描写杨贵妃的写法。首句“烟花二月扬州美”可以看作是以环境之美烘托仙凤之美,第三句是从遗传学的角度肯定仙凤之美,第四句是以闺帷之美衬托仙凤之美。总之,此诗通过多方面的渲染烘托,一个绝世佳人便站在我们面前了。不足之处就是语句不清通,有凑字之嫌。比如,第二句“仙凤南飞虎踞回”,“仙凤南飞”尚可理解,但是“虎踞回”又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仙凤向南飞去,飞到虎踞山便返回来了的意思吗?如若是,那与盛赞仙凤之美有啥关系?这不游离于主旨之外了吗?第三句“六院三宫妃后种”,应该是在说仙凤具有美女遗传基因,所以才如此貌美,但是只要说她是妃后种就行了,“六院三宫”用在这里则纯属多余。第四句“颦眉羞愧闭闺帷”,我猜测其意思,就是在说仙凤哪怕就是皱了眉头仍然会秒杀颇有几分姿色的女孩,使她们羞于出门,然而原句缺乏明确的指向性,“颦眉”的是谁呢?“羞愧”了谁呢?”闭闺帷”的是谁呢?

云淡

都说二月二,龙抬头。我看着下雨的天,心凉。

(平水韵)

缕缕寒风阻春暖,丝丝细雨起心愁。

红桃喜闹招蜂舞,翠柏担当立地悠。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个人想要写诗,总是因为有某种思想感情需要表达。二月初二这天,云淡诗友因为天空阴冷,觉得心凉,于是有了一吐为快的想法,便写成了这首七绝。此诗托物抒情,诗中各种意象均有所喻。首句写风阻春暖,借以隐喻生活中遇到了某种压力。次句写雨惹心愁,表现因为处于某种压力下而产生的心态。第三句写红桃招蜂,暗指小人得志之后的张狂。第四句写翠柏立地,抒发顶天立地、不惧困难的豪情。这首诗完全属于有感而发,在内容上很值得玩味。不过,个人觉得,此诗至少有四个地方值得与云淡诗友商榷:一是作为一首七绝,首句平仄失替,“阻”字处应为平,“春”字处应为仄;二是个别词语用得不恰当,比如第二句中的“起”,不妨改成“惹”,尾句中的“幽”字用来形容松柏挺立在大地上的情态是不准确的,有凑韵之嫌;三是在意境创设方面也不太符合逻辑,既然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怎么还会有蜂舞的情形呢?四是句子缺乏变化,“阻”、“起”、“招”、“立”均为动词,放在同一个位置,显得呆板。

比克

七绝.龙抬头(平水韵)

文/比克(上海)

一声霹雳蛰虫惊,春雨潇潇淑气清。

烟柳飘飖疏影动,飞花绰约暗香生。

凭栏唱晚农家乐,对酒寻幽古镇情。

醉沐东风龙举首,百年盛世九州盈。

注:飖随风摇动

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天气转暖。比克诗友应时而作,写了这首《龙抬头》。一般来讲,以节日为内容的诗作,既要渲染节日特色和气氛,还要凸显节日意义,比克诗友这首《龙抬头》是做到了的。霹雳惊蛰,春雨潇潇,淑气清朗,烟柳飘飖,疏影摇曳,飞花绰约,暗香浮动,所有这些,都是龙抬头节日前后几天的特有气象。而凭栏唱晚、农家欢乐、对酒寻幽、醉沐东风,则是庆祝龙抬头节日应该有的气氛。通过节日特色和气氛的渲染,歌颂盛世局面,表达美好生活愿望,就是《龙抬头》这首诗的主旨。整首诗内容饱满、意韵流畅、行句婀娜。不足之处就是结句略显俗气,有点老干体了,而且句中“盈”字有凑韵之嫌。“盈”字的义项,请比克诗友自行查考,看用在这里能否与前面的词语搭配使用。

無涯

本应是淑气萌发的季节,但几次晚雪令关外依旧寒冷,有感而作。

二月二日

千寻玉锁锁榆关,几度潜龙去复还。

镜雪心残犹梦海,轩风目入欲花山。

孤杯酒动三生恨,万卷诗留五岳闲。

逝水浮身哀远客,云天日月有无间。

此律描绘雪锁雄关、阳气虚弱的景象,并将之与人生际遇联系起来,表达不甘平凡的愿望,构思可谓奇巧。虽见哀伤,却不乏大气之句。“千寻玉锁锁榆关”、“万卷诗留五岳闲”、“云天日月有无间”等句,意境雄奇,值得玩味。但是部分句子意象凌乱,有堆凑之嫌。我敢说,像“镜雪心残犹梦海”、“轩风目入欲花山”之类的句子,让无涯诗友自己来翻译成一个完整的散文句子都很困难。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句子中的词语搭配十分生硬,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画面。个人觉得,写诗特别要注意词语搭配,如果胡乱堆砌,势必晦涩,读者无法理解。遍观流传至今的唐诗宋词,没有一个意韵不丰满和行文不流畅的句子,翻译过来都是一个完整的散文句子。我们写诗,如果仅是自娱自乐,不给别人看,那就算了。如果要发表,要给别人看,就当以唐诗宋词为范本,写点明赏心悦目的东西。

雨巷野草

前言:《神秘瑰丽的地下河》是秦牧关于自然魔术师“喀斯特现象”所写的一篇散文,录其中一段:“如入梦境,如登仙域,成了童话里的梦游者,人们仍然会发出一连串的惊叹号。”近日到文中所写连州地下目赌万般奇景,尤高达三十米的洞中瀑布和唯妙唯肖的“洞中梯田”令人叹为观止。有感而吟一绝

《梦幻地下河》(平水韵)

瀑布地宫来,梯田暗洞开。

瑶台梦幻景,谁使自然裁?

短短二十字,就将如梦如幻的溶洞奇景呈现在读者面前了。作者描绘地下河,没有铺开来写,仅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加以描述,用笔虽然简约,但是容量却很大。“瀑布”可见地宫之高,“梯田”可见暗洞之宽。而“地”字明确位置,“暗”字知其光线。“瑶台梦幻景”总写溶洞奇景,“谁使自然裁”叙述游客感叹。结构上,起承合理,转结自然,一气呵成。不足之处就是第三句出现三仄尾,若能把属于仄声的“梦”字换成其他平声字,便无可挑剔了。

闲云

早春二月,漫步待拆旧居,人去楼空,見颓园迎春花兀自蔟蔟绽放,紫燕低徊掠过,似寻将填之塘,感赋七律一首:

紫燕情.七律〈平水韵〉

漫步颓园迁拆房,迎春几茎绽金黄。

昔人己住新楼宇,紫燕犹寻旧画梁。

寂寂花无群芳伴,喃喃鸟失一池塘。

且随栁絮尘寰舞,掠地浑天任痴狂。

人都有恋旧情结,一旦真正要离开与自己相处久了的某些人或者生活惯了的某个地方,心头总是难以舍。闲云诗友这首《紫燕情》便是这种心情的真切写照。回顾旧居,留恋之情油然而起。迎春花簇簇绽放放,紫燕呢喃盘旋,柳絮漫天飞舞,一切都那么熟悉而又陌生,心有不忍,却又无可奈何,只得任思绪随意飘零。此律句意清晰、铺陈有致、对仗工整。

不过,这首诗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叙写重复。首联对句已经写了迎春花,颈联出句又写到花,此为一次重复;颔联对句写了紫燕(按:紫燕属于鸟),颈联对句再提鸟,此为二次重复。二是入题太晚。标题为“紫燕情”,紫燕即是要重点刻画的对象,理应在第一二句就要写到紫燕,可这首诗在第四句才写到它,入题太晚了。三是主旨流失。题为“紫燕情”,在写法上就应该是托物寓意,紫燕就是用来比喻人的,那末,诗中只能出现紫燕的身影,真正的人就不要出现。但是从首联用了“漫步”这个词来看,人是进入诗中了的,结果分辨不出这首诗到底是要写人,还是要写紫燕,主旨已然流失。四是韵脚声调单一。虽然近体诗要求押平声韵,但平声也有阴阳之分。正确的押韵方法是阴阳交错,不能全押阴平韵,也不能全押阳平韵,就连三连阴和三连阳都不允许。此诗韵脚字“房”、“黄”、“梁”、“塘”、“狂”全为阳平,不合乎押韵要求。五是平仄失调。其中“迁”、“茎”、“芳”、“痴”等字出律。

曲径通幽

备注:3月中旬,经过闽南某寺庙前,一阵雨过后,菩提叶子掉满路边,有感而发。黄金代指落叶,碧玉代指翠绿色的嫩芽。有新陈代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之意,但总感觉不太好,恳请老师指点一下。

《叶落初春》(平水韵)

春风化雨百花开,独有菩提把叶裁。

满树黄金终散尽,欢迎碧玉接班来。

春天来了,新叶爆出,鲜花怒放,本以为菩提树也会应时换装、含苞待放,谁知它不换装,也不开花,反而出人意料地簌簌掉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菩提明白,不摇落原来的黄叶,就没有焕然一新的面貌,毕竟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至此,读者才明白,《叶落初春》这首七绝原来是在借助描写菩提树的反常表现,寄寓新的不去旧的不来的道理,告诫人们该舍就舍,有舍才有得。这样一来,这首诗就具有了劝谕的色彩。结构上,首句与后三句形成转折关系。首句写春天到来的景象,为后面张本。后三句写菩提落叶的反常现象及原因,点明主旨。语言明白晓畅,却富含哲理,意味深长。不足之处就是“欢迎”一词太俗,缺乏诗味,可改为“但期”之类的词语。另外,菩提树是常绿树,由于新陈代谢,有少部分叶子发黄掉落的情况,但不会像枫树、银杏等,一到深秋季节就全部变黄,因此“满树”一词也值得商榷。

我一直主张诗要写得明白晓畅,反对不遵守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胡乱堆凑意象组合诗句并以此为荣的做法。“阿猫夜雪长流水,老鬼浮云远路人”这两句到底是什么意思,不仅我看不懂,相信你也看不懂,其他人也看不懂。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句就是我自己胡乱写的啊!当初就是抱着不要人看懂的想法随意组合的。表面上看,这两句对仗工整、声律和谐,其实狗屁不是,根本就没意思。说实话,我就非常喜欢你这种明白晓畅却又饱含哲理的诗。希望你再接再厉,写出更好的诗。

诸葛

(深圳无雪景,但不妨碍赏梅,梅之风骨令人仰视。)

上梅林赏梅(平水韵)

寒风唤醒傲霜枝,冷雨交加亦适宜。

吐露芳华春未到,暗香已始赋新词。

创作托物言志的小诗,首先要把握住所托之物的特征,并从中挖掘它所蕴含的意义,然后对它进行合理合情的特征性刻画,方能形神兼备。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是梅的外形特征。清雅俊逸、不作媚态、坚贞不屈则是梅的内在品质。赏梅也好,咏梅也好,只要抓住了她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一切就好办了。诸葛诗友这首《上梅林赏梅》基本上把握住了梅的特征,但是这首诗布局不是很合理,用语堆凑,描写乏力。第一句和第二句写梅傲冷凌寒的精神,第三句写梅花绽放,第四句写梅香四溢。其实第一句和第二句可以合二为一,因为这两句都是在以天气来衬托梅的精神。第一句表述混乱,缺乏层次感。第二句“冷雨交加”用词不当。一般来讲,同时出现两种情况,才能说交加,比如“悲喜交加”、“风雨交加”、“棍棒交加”、“拳脚交加”,仅有雨,没有风,怎么能说交加呢?第三句用“吐露芳华”写梅花绽放太过直白,缺乏诗味。第四句用“暗香已始”写梅香远播缺乏表现力。说“暗香四溢”、“暗香浮动”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说“暗香已经开始”了呢?还有第四句中“赋新词”属于堆凑词语。“暗香已始(姑且同意你这样写)”和“赋新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封印忧伤

二月二龙抬头,停电,野外闲游偶的。

踏春(平水韵)

二月春来早,微风燕子斜(xia)。

踏青寻野趣,闲步看桃花。

此绝运用白描手法叙写野外踏青的经历,表现闲适心境,主旨分明且用笔简约。首句“二月春来早”,交代踏青的时间——初春时节。次句“微风燕子斜”,写微风阵阵,春燕呢喃盘旋。三句“踏青寻野趣”,写踏青目的——野外寻趣。四句“闲步看桃花”,写步履从容,桃花烂漫。面对大好春光,此诗没有铺开来写(也不能铺开来写),只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燕子”和“桃花”表现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景象,写法近乎白描。虽然只是寥寥二十字,但不乏颇具表现力的词语。一个“斜”字,写出燕子盘旋而舞的情景,生动而又形象。一个“闲”字,表现出步态无比从容,也表现出心态无比闲适。

lta宇宙

农历戊戌年二月二于京口。注:“金山”乃镇江著名景点金山旅游风景区

《龙抬头》

春风轻抚柳新抽,煦煦温阳照九洲。

二月谣吟龙举首,普天祈佑雨丝柔。

梅开水岸丢晴影,香溢金山挽客留。

趣对闲诗行古韵,赏花品色踏青游。

以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为触点,深情描绘生机勃发的初春景象,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感,应该就是这首诗的主旨。正因为作者有着这样的心态,所以初春的景象,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看,都是美不胜收。春风轻抚,煦阳高照,柳叶新抽,岸梅照影,游人如织,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更有二月吟谣、普天祈佑这样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给初春的京口平添了几分神秘和喜庆的气氛。此时此刻,趣对闲诗、赏花品色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了,甚至于有些情不自禁。此诗铺陈渲染十分到位,而且行句婀娜、意韵流转,值得玩味。不过,个人觉得,这首诗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1、入题太晚,题为“龙抬头”本应一开始就要写与之有关的事物,但到第三句才切入正题,造成关键词语“龙抬头”游离于主旨之外;

2、造景自相矛盾,既然龙抬头这天已经是煦阳高照,又怎么会出现“雨丝柔”的情形呢?

3、用词欠精练,比如“煦煦温阳照九州”一句,“煦煦”本来就是温暖的意思了,再来个“温阳”,岂不重复?再如“趣对闲诗行古韵”一句,“趣对闲诗”即是在吟诗,“行古韵”也是在吟诗,此处同样属于重复用词,不妥。

另外,像“梅开水岸丢晴影”这类句子也是经不起推敲的。这一句写岸梅照影,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梅花在水里的倒影都是可以看到的,怎么会丢了呢?

由于此次点评篇幅较长,故分期刊出。请已参加活动,但在本文中未见到自己作品的诗友稍待数天,谢谢配合!

↓↓苹果手机用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5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