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诗大会一波立冬诗,抚慰往来人

2023/5/25 来源:不详

时光呀总是在悄悄地流,一不留神,这可过去四分之三还要多了。

秋去冬至,中国写诗大会圈的作者们,一直都是在笔耕不辍。

时光即使再匆匆,我们也总是用我们的诗行,记录下来了这流逝的点滴。

季节变化给了诗友们抒发的对象和内容,诗友们的诗,又让季节的点滴被定格成永恒。

这是季节最美的样子,也是诗词最美的样子。我们的抒发,虽然只是这个的大时代里面的一抹淡影,但是它也必将会给这个时代留下一些最最动人的回忆。

好,这就送上我们圈子,15位诗友的一波立冬诗词,感动一下我们自己,抚慰来来往往的过客。

(因为是随机抽取的,可能还有很多好作品没有被选上,请大家海涵!)

1,

山野苦樵

立冬冬临朔风起,秋去草木枯。落叶飘寒塘,黄花披霜露。乡人备柴火,市民储果蔬。翁妪倚篱门,避寒等日出。

2,

南山一花奴

暮秋江亭行吟草蛩声断。寂寞江东岸。落木潇潇西风卷。又是一场离散。山外几座空楼。桥下一叶泊舟。眉皱因听秋雨,乡思再上心头。

清平乐雨夜遣怀凄凄切切。不见楼头月。梦里阳关飞白雪。正是销魂时节。吹笛欲诉心哀。填词暂遣愁怀。夜幕阴晴忽变。又有冷雨传来。

3,

古之月

立冬日感怀胡鹏都道人生太苦凉,可曾坦荡对无常。不经霜雪西风恶,怎有梅诗菊韵香。

4,

方霞诗书画联

五律·秋暮(明日立冬)未及芦花白,霜风隔岸欺。山空林已染,云卷影长离。待咏秋声赋,何生静夜思。兴来常读月,却怕惹人痴。--.11.6方霞于松润堂

5,

芦荻

西江月立冬日感怀文/葛烨秋去冬来寒浅,星移斗转风摇。落红无奈下林梢,春梦期期难了。似雪荻花枝瘦,湖边浊酒朝朝。酒醒人远思香醪。日月匆匆寐少。

6,

菡萏冰泪

七律·立冬随感晨曦点点缀苍穹,昨日今朝各不同。入世犹应存本质,扪心岂敢忘初衷。云间问道三千丈,笑里拈花一两丛。四季从来多变幻,轻挥玉袖别秋风。

7,

大李

《糕团寄弟正立冬》寒过南岭吹冷风,吾乡草凋落梧桐。生息休养冬藏日,糕团寄弟正立冬。昨午收徒鸡仔饼,石岐葱蒜香半空。今晨卷袖忙备馅,馄饨迎儿回家中。

8,

春天zmC

临江仙/头雁寒翅沾霜归路冷,目中一片苍茫。红枫飞过见清江,逆风难展翅,嘹唳一声长。只恐掀翻千迭浪,朝朝翻转柔肠。唯期不日到南乡,莫悲双翅老,偶为挡风墙。

9,

高山流水觅青萍

立冬秋雨绵绵泪尽流,恋恋不舍枫叶红。三步一回头,心际转身空。无语噫咽容,盈眸望冬匆。冬风飘至寄秋语,伊去何必泪眼浓?吾来何止瑟瑟风!君不见,白雪飞舞,万山银融?君不见,玉树琼花,梅影香浓?

10,

沂蒙小诗

七绝·冬至辞秋冬至辞行两岸秋,趁波踏浪渡江舟。沿山柳色依然美,片片枫红已远游。

七绝·立冬晨思楼外风摇落叶忙,初冬草木几层霜。江南菊桂花还在,北塞梅枝雪吻香。

11,

果果YF

七绝立冬(一)秋林昨夜寒霜起,庭院今朝冷意浓。桐叶纷飞临薄暮,菊花沾露正迎冬。(二)菊吐清香小径笼,幽人篱下步从容。秋林昨夜寒霜起,木叶萧萧又立冬。

12,

富有ZHAO

五律立冬夜初雪赵富有悄然新雪至,掩了小窗台。坪上无枯色,杆头顶素盔。谁家跑青犬,清晓印花梅。遥看停车处,丛生朵朵苔。

13,

柏化林

七绝初冬吟(一)秋声悄去入初冬,金色依然千万重。霜雪不知何日降?夕阳晖映满江红。(二)西风吹尽满山黄,唯有丹枫醉丽阳。一点寒梅期瑞雪,小春此去露凝霜。

14,

诗人梦孟

七律立冬即景才换长衣便羽绒,秋光十日转飞蓬。霜摧芦荻苍苍色,寒剪芙蓉寂寂空。涧水流琴声渐哑,山烟结带影犹蒙。京畿四季唯冬夏,树做黄裳已北风。

15,

Wjy淡泊明志

《为冬赋诗》作者:佳莹南江或许还在泛舟摇橹,塞北此时己雪花漫天飞舞,寒风刺骨。枝头的麻雀有些六神无主,还在想着鸿雁南飞去寻母。小孩子则风尘仆仆,冰雪中玩酷,忘了出门前妈妈的叮嘱。小松鼠玩累了吃冬储,花喜鹊结伴飞进山谷。深山老林里游荡着几只东北虎

出来猎捕。雪山飞狐,瞬间就干掉那只大硕鼠,是多么痛的领悟。残荷一湖,苍雪一树。今晚的月亮要做主,把清冷的月光洒遍松蒲,爱在冬初。我则忘了一天的忙碌提起笔,继续写诗赋。

今年发生了很多事,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个冬的安静里,我们的国和我们的民,刚好可以蛰伏安静地思考一下,理顺一下思绪,积蓄一下力量,以待迎接,来年之春的更盛大绽放!

诗词从来都是小众,在这个时代,似乎还更小,所以我们这些爱好者,也唯有抱团取暖,才能够取得点什么影响!

欢迎大家加入“中国写诗大会”,我们在这里,等您安稳踏实地来抒发心中诗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