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别样红琼岛盛开英雄花海南省妇联
2022/10/25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m.familydoctor.com.cn/ysk/287519/
年5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今琼海市阳江镇成立。在红色娘子军成立90周年之际,海南日报4月30日推出《纪念红色娘子军成立90周年特刊——琼花别样红》。90年前,在琼崖燃起的革命烽火中,红色娘子军的女战士用青春谱写了壮丽的红色诗篇,奏响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一段最动人的乐章。让我们重温历史,追寻红色娘子军的精神,感受信仰的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砥砺前行。
琼岛盛开英雄花
年4月30日《海南日报》T03版版面图
红色娘子军训练场。
连环画中红色娘子军成立时的情形。(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这是一朵朵倔强而勇敢的花,冲破封建囚笼,将青春和激情化为向上生长的藤蔓,盛开在争取和平、自由、平等的革命洪流中,她们的名字叫庞琼花、王时香、冯增敏、庞学莲、黄墩英……
这是一片热烈而鲜明的花,热血怒洒琼岛,浩荡铸就一部威震琼崖的巾帼史诗,奏响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一段动人的乐章,她的名字叫红色娘子军。
在海南岛,一群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女战士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传奇。在琼崖燃起的革命烽火中,她们英勇前行,她们沙场喋血,她们壮志无违。
战地琼花初露峥嵘
漫步于琼海市阳江镇,一座由三名红色娘子军组成的群体雕像映入眼帘,她们头戴红五星八角帽,肩挎长枪和子弹带,身背斗笠,面容坚毅,昂首挺胸注视前方。阳江镇,是红色娘子军诞生地,也是一片革命热土,一处一景皆有厚重历史,似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烽火岁月。
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成立,全琼武装斗争进入全盛时期。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琼崖红军需要进一步扩大。此时,琼崖青年革命运动热情高涨,尤其是琼东、乐会地区,不但男青年,许多女青年也强烈提出参加红军,拿枪上前线杀敌。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得知此情况后大为赞赏,他说,占人口一半的妇女是一支革命的生力军,为了适应形势需要,发扬妇女同志英勇的革命精神,鼓励妇女参加革命武装,他赞成组建一支专门由青年妇女组成的革命武装。
此后,琼崖特委为了表彰和发扬琼崖妇女的革命斗争精神,决定成立女子军特务连。妇女参与革命武装斗争最为积极的乐会,被琼崖特委批准创建“乐会县赤色女子军连”作为试点。
年3月26日,适值全琼工农兵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乐会、万宁两县交界的加荣村举行闭幕式。在闭幕式上,乐会县赤色女子军连宣告成立。这就是红色娘子军的雏形。不过,赤色女子军连并不属于正规红军连队建制,而是由乐会县委和苏维埃政府直接领导的地方武装组织。
当时,赤色女子军连仅有一排人数,连长为乐四区岭下村的庞琼花,指导员是王玉文。庞琼花是乐会四区岭下村人,年参加少年先锋队,年参加共青团,年参加红军,在红三团一营二连当战士。她参加过几次战斗,在战斗中,她胆大心细,勇谋兼备,屡建战功,深受红三团首长赏识。王玉文则是特委从红军中选派来的优秀干部,他是位男同志,中共党员。
乐会县赤色女子军连成立后,配合红三团打了几场胜仗,军威大振,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要求参加赤色女子军的女青年越来越多,不但乐会县的女青年,就连琼东、万宁等邻县的女青年也踊跃提出参加女子军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发挥琼崖妇女在革命斗争中的积极作用,琼崖特委决定成立女子军特务连,并正式划归第二独立师红三团建制。
多人报名女子军连
根据特委的指示,乐会县苏维埃政府设立了女子军征召办公室,并发布了征召女子军的布告。这份配有图片、图文并茂的布告被张贴在苏区各地的市集、商店和祠堂等地,上面写着:“英雄的、经过考验的乐会县妇女们,拿起枪来,当红军去,和男子并肩作战。”
看到布告,乐会县阳江江南村的冯增敏兴奋不已,她年参加了共青团,先后担任劳动童子团中队长、少年先锋队大队长和团乐会县委妇女干部。布告贴出的当天下午,她就到合作社买布,连夜赶缝一件大襟衣穿上去报名。当时,她的左脚被竹篾扎伤,脚板还是溃烂的,但她怕被拒绝,索性挺直身子,在屋里大步走了起来,脚板钻心地痛,她还边走边说:“脚烂了算啥,离心远着哩,我能走路,不信你看!”
红色娘子军研究者、阳江镇文化站原站长庞启江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当时女子军特务连有着非常严苛的入选条件,比如量身高、查视力;问姓名、籍贯,问家庭背景,是否生了孩子,是自愿来的还是被逼来的,家中有没有人参加革命,家庭是否支持参加女子军;问是否识字,有多少文化……还要考跑步、挑重担、口述,考意志和决心……甚至要经乡、区苏维埃政府推荐,最后由县苏维埃政府和红三团批准。
“虽然条件苛刻,但女子军的征召布告一贴出,像冯增敏一样的女青年纷纷涌现。”庞启江说,当时,来自乐四区所有家庭,万泉河畔所有村庄,以及六连岭下那山乡僻壤中强烈要求参军的女青年有多人。她们中,有革命村庄、革命家庭、革命烈士家庭的青年女子,有遭遇“四权”压迫得十分惨重的青年妇女。她们有冒着生命危险逃出来的,有情郎送妹的,父母送女儿的,爷爷奶奶送孙女的……当然,也有不少青年妇女来到苏区后,又被家人追赶,并拉回家去的。
庞启江曾对年纪最小的红色娘子军潘先英进行考证。“潘先英16岁那年,除了她,全家人都被国民党军队烧死了,她干脆去参加革命当红军。然而由于她年纪太小,受到了不少阻力。”庞启江说。
年3月9日,99岁的潘先英老人在琼海市阳江镇益良村委会下寮村家中去世。“我强烈要求参军,后来部队留下了我,还说我比不上枪高。”潘先英生前回忆说,她参加红色娘子军前,曾因年龄不足16岁、身材过矮而被淘汰,但她意志坚定,跟着部队走,后经批准先当后勤人员,再进入部队。
革命土地孕育传奇
最终,包括冯增敏、庞学莲、潘先英在内的一批女青年被批准参加红军。
年5月1日上午,在乐会县第四区(今琼海市阳江镇)赤赤乡内园村的练操场上,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正式成立。走出闺房、冲破封建束缚的青年女子,勇敢地摘下耳环、剪短头发,穿上没有性别特征的蓝布军装,佩戴“女子军”红袖章,背一顶写着“女子军”字样的斗笠,手持长枪,排着整齐的队伍。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连长庞琼花登上司令台,郑重地接过师长王文宇授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的连旗,全连战士庄严宣誓:坚决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在雄壮嘹亮的军号声中,女战士们迈着矫健的步伐,接受首长和人民的检阅。从此,女子军特务连的战旗,高高地飘扬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的行列中。
红色娘子军这支妇女武装的出现,不仅是琼崖革命斗争史上的奇观,而且在中国革命斗争史和妇女运动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红色娘子军为何根植于琼崖?战争是让女人走开的,但当时琼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女性愿意报名参军?
在琼海市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吴仕春看来,红色娘子军以其独特的革命面貌出现在琼崖革命高潮中,诞生于琼崖东部乐会、琼东两县(今琼海市),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
旧社会的琼崖,百业凋零,民不聊生。为生计所迫,男人大多外出打工,而女人们则留守在家。家务农活、侍老育幼、养家糊口,全靠女人操持。在封建社会里,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财产继承权,没有上学读书的权利,甚至连取名字的权利都没有。
“可以说,乐会、琼东的广大妇女是靠着自身单薄的力量支撑着整个家庭生活,磨炼出吃苦耐劳的品格,从而,也具有更为强烈的反抗精神。”吴仕春说。
年五四爱国运动后,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热潮中,乐会、琼东广大妇女迅速觉醒,揭开了妇女运动的序幕。她们剪掉长发辫,扔掉裹脚布,走进学校和识字班,学习新文化和新思想。
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中共琼崖地委书记王文明带领地委机关撤到乐会县第四区(今阳江镇)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乐会四区因此成了琼崖革命武装斗争的策源地。这在广大妇女的心中撒下了革命武装斗争的种子。峥嵘岁月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妇女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由此可见,红色娘子军的诞生绝非历史偶然事件,她们正是在琼崖汹涌澎湃的革命大潮中诞生的。”吴仕春说。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邱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