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捐出价值八亿的金丝楠木木屋的贫困户,
2025/1/23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wzqsyl.com/m/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竟豪奢。
历朝历代的诗人笔下的繁华都如花般,不过只言片语就能想象,灼若太阳的洛神;隋炀帝在洛阳看过的琼花;唐玄宗霓裳羽衣中的一支春带雨的牡丹;乾隆几次下江南赏过的无限风光。
近代多少战火,多少城市崩塌毁灭,多少山平河竭,沧海桑田。那些建筑,或像北方的四合院,或像南方的私人园林。除了零星几座尚待后人观赏,其余的,都只在纸上了。
偶尔推开沉重的木门,门环碰撞叮当响,好似在提醒沉睡的事物快醒来。踏在青石板路上看着雕花飞甍,看着院落深深,仔细听,好像芭蕉树下还有小冤家在私语,绿纱窗前有公子的读书声。
踏进院子,风花雪月的故事就会在脑海中成型。一花一世界一样。当残阳余晖落下,你回首那座古建筑,不知道心里一闪而过的是哪种情绪。
不倒的木屋
人们小的时候,感知这个世界多么绮丽纷繁的时候,在脑海里就构陷过自己的未来。即使都是幼稚的想法,可长大后还是会不时想起。
例如,如果有了钱怎么花;又或者突然被告知有一大笔横财,要怎么处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逐渐知道这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这样的好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普通人身上。
有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还能看到原始的耕作工具,看到有年代的墙上的画,看着农户手里不起眼的沾满泥土的东西很可能是古董。而这座房子,却是一整座的财宝。
在湖北省恩施市的一个景区里,就有一栋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木屋,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属于私人住宅,现在已经被当做文物保护起来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座木屋其实是金丝楠木做的。
众所周知,金丝楠木是极其金贵的木材,在历史上能大量使用金丝楠木的,不是富可敌国就是位高权重。
在世人竞相逐利的年代里,用什么木料几乎就是身份的象征,而这样一座几乎全用金丝楠木做的房子怎么会处在不为人知的穷乡僻壤呢?
这座几百年来受尽风霜雨打,山河更迭的木屋,其实来自明朝。是一位官员的住宅。没有太多的史料记载,也许这位官员曾经位极人臣,告老还乡后用自己一生的积蓄打造了这座住宅,从此不问世事,安稳做了乡间贤达耆老。
又或者这位官员是饕餮貔貅,为掩人耳目在不知名的地方造了一座奢华的园林,供子孙居住。真相到底如何,史书上没有只言片语,只能靠自己猜测了。
几百年的光阴沧海桑田,曾经辉煌的大宅院如今只剩一栋木屋了。外表陈旧、曾经人丁兴旺的家族也只剩居住在里面的老人了。而这栋屋子的主人杨大爷,也是到了很久之后才知道自己祖屋的价值。八亿的天价,身为贫困户的杨大爷会怎样抉择呢?
艰难的抉择
当你拥有了一笔超出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的财富,你会怎么样做?是在大城市定居;还是环游世界;亦或是到处炫耀?杨大爷也陷入了这个选择当中。
因为木屋太过破旧,很多人都想拆掉它,杨大爷也多次被请去商议拆迁款。后来又因为当地要规划景区,杨大爷的木屋也被划定规划区域的障碍物处理。杨大爷得到了拆迁款,但是因为没有规划好,他仍继续住在木屋里。
中国人都有一种乡土情结。据说以前的人们离开故土到别处去谋生都会带着一抔故乡的土,到老的时候,总望着故乡的方向,期盼可以落叶归根。
而中国的乡村大部分保留了千百年来的宗法制度,很多人爱着自己的家族,会定期去拜祭祖坟。邻里之间也会守望相助。祖屋作为特殊年代里几代人共同回忆,对人的意义更加不同。所以杨大爷不想自己的祖屋被拆。慢慢地他了解到,自己的祖屋是一座金丝楠木做的,估价八亿更是天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样一座房子即使破旧,想来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多少人登门,多大的利益摆在眼前。
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杨大爷,决定把祖屋捐给国家。此言一出,一片哗然。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身为贫困户的杨大爷为什么不卖出去而是捐给国家呢?这对他的生活来说并不会有多大改变。
杨大爷的心理活动就像这座屋子的来源一样不得而知。人们如今可以参观这座木屋,也许能从斑驳的岁月痕迹中探知一二。
往事唏嘘飘零,世人都只是过客。而当初捐出价值八亿的金丝楠木木屋的贫困户杨大爷,如今成了什么模样呢?
杨大爷现如今住在离木屋不远的地方,如果他空闲的时候,可以散步到这里,借着光,想想这里的故事。
静好的岁月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往昔被记载下来的岁月静好的日子,我们都不能亲眼再见到了。
行走在快节奏的都市里,剥去外面光鲜亮丽的皮囊,只剩疲惫。如果可以,不妨到乡村去,去接触这样的老房子,去想想古人缓慢又充实的日子。
当踏进这座金丝楠木屋的时候,已经感受不到这里像它的名字那样奢华。走出木屋,听着山间缓缓的风,细碎的暖阳,放下心中纷杂的事。
有一瞬间突然想明白了,杨大爷没有得到本该属于他的祖传财富,但他收获了一份内心的宁静。他的精神财富也在做出决定的一瞬间达到了最顶峰。争名夺利几时休,大爷不再为盛名所累。大爷的做法也许和几百年前选择定居在这里的先祖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有时当抉择不定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内心吧。你就会得到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