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名字的由来,目前有2种说法,你

2024/5/30 来源:不详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www.pfbzl999.net/

当你漫步瘦西湖畔,陶醉于琼花古株、亭台楼阁的江南美景时,你一定想知道,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整理了2种说法供大家参考。

“瘦西湖”得名的来源,最早的有这2个出处:

说法一:“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清初吴绮(~)的《扬州鼓吹词序》,里面有一段记载“城北一水通平山塘,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据此我们可以看出,“瘦西湖”的名称在清初便已经有了。

说法二:乾隆元年(年),钱塘诗人汪沆慕名饱览了瘦西湖的美景后赋诗一首:“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在诗人汪沆眼中,扬州和杭州一样,市井繁荣,故称“销金一锅子”,是一个高消费的地方。他认为,与家乡的西湖相比,保障湖并没有西湖那么大,于是巧妙的以“瘦”结尾,这才有了“瘦西湖”这个名号。所以,诗人汪沆取“瘦西湖”之名确实非常的形象贴切。

针对“瘦西湖”得名的2个出处,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

挺吴绮的学者认为:如果按年代相比较,吴绮记载的“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又比汪沆的“故应唤作瘦西湖”至少早了40多年。所以,他们认为“瘦西湖”的得名应该是在清初,首创者应该是吴绮,而绝非是汪沆。

挺汪沆的学者认为:虽然吴绮的《扬州鼓吹词序》中,记录扬州名胜景点的简介词条大概有0多处,其中“小金山”这一词条是这样写的: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其东南有小金山焉,在城北约二三里,昔刘宋时徐湛之建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植花药种果竹,召集文士,尽游玩之适……。

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文中描写的“小金山”根本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小金山。他们认为现在看到的小金山是清代中叶才形成的。《扬州画舫录》中就有记载,小金山是清代中叶,乾隆22年(年)前后,由盐政高恒主持疏浚瘦西湖,盐商程志铨筹资二十万两白银,利用湖中挖出的河泥堆岛制景而成的。由于广种梅花,所以又名“梅岭春深”,是当时扬州二十四景之一。

既然文中记载的“小金山”存疑,部分学者认为,要论“瘦西湖”的得名,还是汪沆的“故应唤作瘦西湖”来的权威。

针对“瘦西湖”得名的2个出处,我更倾向于钱塘诗人汪沆。

考证1:瘦西湖上的小金山,其实在清初并没有形成。吴绮《扬州鼓吹词序》中小金山上面的风亭、月观、吹台、琴室等等建筑,据考证,最先是南北朝时期的徐湛之在蜀冈之上所建,后来湮没,清代中后期才在小金山上重建并沿用了旧名。

考证2:《扬州鼓吹词序》存世有很多版本,其中关于“瘦西湖”名字的记载,康熙时期的《说铃》本,以及乾隆时期的《龙威秘书》本,均不见其中有任何记载,只是在民国陈恒和《扬州丛刻》本有其记载。所以有理由认为,由于源于晚出的《扬州丛刻》本,《扬州鼓吹词序》才最早记载了“瘦西湖”之名,并将“瘦西湖”得名的时间提前到了清初。

据此得出结论:“小金山”这个词条有可能是后来加上去的,我认为“瘦西湖”名字的最早出处,还是应该由钱塘诗人汪沆先提出来的。

关于“瘦西湖”名字的由来,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靠谱呢?

(文中图片,以及部分素材来源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