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说马王爷三只眼,这个马王爷到底

2023/9/23 来源:不详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81/

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都不清楚马王爷有几只眼。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俗话。

通常而言,南方地区(福建、广东一带)若发生争执,一方就会抬出马王爷这尊大神,用来镇住场面。

民间传说马王爷有三只眼,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结合民间传说与两广地区的风俗习惯,马王爷到底是谁?第三只眼是用来干什么的?

马王爷本名马灵耀、马容容,隶属于中国道教神仙体系中的一员。在民间传说中,马王爷是福建福清县人,生于唐光华二年(公元年)九月二十八日,卒于后梁贞明元年(公元年)十月初四,年仅十八岁。

马王爷为人善良,受到村民爱戴,去世后大家自发为其立庙,供后人祭拜。后晋天福八年(公元年),马王爷被敕封为“调遣阴兵卫国护民元帅”,在福清、莆田、三明一带享有声望,供奉马王爷的庙堂,香火不断。

神话体系中,马王爷去世后修成正果,玉帝加封其为“华光大帝”,属于道教护法四圣之一。(其余三圣是关公、赵公明和温琼)

马王爷修成正果之后,善于使用火系功法,身上藏有金砖火丹,随时用于降妖伏魔,民间又把他视为“火神”。

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广东、福建、海南都会隆重举办祭祀华光的仪式,俗称“华光诞”。

还有一种说法是,法力高超的马王爷前世是佛殿中的灯芯,常年陪伴在如来佛祖的身边,早已生出慧根。具有火之精、火之灵、火之音、火之魂等神奇功法,后成为如来佛祖身边的至妙吉祥侍者。

独龙大王到西天大雷音寺寻衅滋事,马王爷用修炼出的真火将其烧死,后被如来佛祖惩罚到人间投胎,尝遍疾苦。

马王爷先后三次出世,他先投胎至马耳山一户姓马的人家,生下来就有三只眼睛,降生后三日便骁勇善战。

马王爷第二次出世偷了紫薇大帝的金枪,杀害东海龙王。被处死后,马王爷第三次出世,拜妙乐天尊为师,得到法宝金砖。后收复五百火鸦,降服乌龙大王,玉皇大帝将其招安,让他掌管南天门。

琼花酒宴上,金龙太子惹恼马王爷,他一气之下火烧南天门,大闹东海龙宫,与哪吒大战三百回合。在如来佛祖的周旋下,双方最终和解,马王爷成为真武大帝手下的副将。

除以上说法,在《南游记》和《北游记》的小说里,马王爷最终皈依佛教,成为华光天王。

就此说来,马王爷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履历与齐天大圣孙悟空非常相似,都曾经大闹天宫、偷仙桃,最终修成正果。

或许吴承恩撰写《西游记》时,将马王爷当做孙悟空的原型之一。

元代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描写了华光“大闹天宫”的经历:“玉皇殿金砖是我藏,后土祠琼花是我赏,炒闹起天宫这一场。枪撞番四揭帝,砖打倒八金刚,众神祗索纳降。”

说完了马王爷的来历,再来聊聊他到底是不是有三只眼?

前文已经简单介绍过,马王爷是如来佛祖生前的至妙吉祥侍者,因为做错事被贬入人间。他刚生下来,额头中间就长了第三只眼,属于天生所赐。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马王爷起初只有两只眼,成为真武大帝的部将之后,每年要下界巡察善恶。其他“同事”得到人们的好处,向玉帝汇报巡查情况时只说好,不说坏,只有马王爷将查访到的善恶之事如实上报。

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调查,知道了只有马王爷如实禀报,于是赐他一只竖着长的眼睛,用于明察秋毫,辨别是非。

其实在广东、福建,尤其是在客家民俗中,王爷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神祇。

闽西龙岩地区,马王爷即是火神,又是财神,出售香烟、炮竹的商人们会特别虔诚的供奉马王爷。

马王爷的形象与另一位神祇二郎神有相似之处,这两尊大神都有三只眼。不同之处是二郎神手持一把三尖两刃刀,身边跟有一条哮天犬。

马王爷的神像一般是双手拿剑或者不拿剑,右手手指捏诀,脸色较白。

因此,马王爷与二郎神除了都长三只眼之外,别的一点关系都没有。民间多认为二郎神杨戬乃水利之神,马王爷则是性如烈火的火神。

从历史发展来看,福建、广东等地之所以会如此虔诚供奉马王爷,主要就是因为马王爷比较“接地气”,他是从人慢慢修炼成神。

再加上唐宋时期道教发展迅速,许多福建移民迁徙到两广海南,吸收当地的人神进入道教体系。在这种环境下,马王爷被不断升级包装,富有神秘气息。

普通人供奉马王爷是为了防火保平安,更有驱邪消灾之用。

大家可不要认为供奉马王爷或其他神仙属于封建迷信,这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要的民间信仰,更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那些封建糟粕不可混为一谈。

总的来说,马王爷性如烈火,虽闯下诸多祸事,但一直保佑民间,成为一方神祇,就如同孙悟空一样,得到大家的喜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