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荼蘼雪春光未肯收心去,却在荼蘼细影中
2023/5/23 来源:不详“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宋朝王淇《春暮游小园》
“风甃残花满地红,别离尊俎谩匆匆。
春光未肯收心去,却在荼蘼细影中。”宋朝宋伯仁《晚春两首》其一
在红楼梦中写荼蘼的只有两处,一处是第17回,贾政带着贾宝玉等人游园,“过了稻香村之后,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
实际上这座园子就是为元妃省亲而建造的。元妃是在元月15号回家相亲,在园子刚刚建成不久,等着贵妃回来开园题匾。但在宝玉和贾政游园的时候,出现了荼蘼架木香棚蔷薇院这样的字眼。要知道这个时候不管是南方和北方,正是隆冬季节,如果是新修的园子,这些藤蔓的植物压根还没有发芽,如果是翻修的园子,你看到的绝对是光秃秃的藤蔓,因为这三种植物都属于蔷薇科,没有开花之前你根本分辨不出来,他们到底属于哪个品种?
但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了宋朝人宋琦的一句诗“开到荼蘼花事了。”让所有读红楼梦的人都感到悲凉。仿佛热闹的春天,浸了冬天的雪水,鹅毛片片,实际很多人都不知道荼蘼是什么?
我也实在是不能确定,曹雪芹到底看见过荼蘼花没有?虽然他用了很大的篇幅写蔷薇故事,写一个戏子小姑娘爱上贾蔷的故事,但是和蔷薇花同时开放的荼蘼却不写。其实荼蘼花开洁白,香气更烈更远,更容易吸引青春活泼的女孩子群体的围观和游玩。因为蔷薇花多半是粉红的,但是荼蘼花却是雪白的,不但如雪一样的白,而且比蔷薇芬芳。
大观园也许根本就没有荼蘼花。他只是用荼蘼,花开如雪,像春天里最后的雪,预示着大观园女孩子们最浪漫的春天结束。
回到宋朝的王淇,他是一个非常平淡客观的眼睛,站在暮春的小园中,看到景色的变化。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此时梅树无花,连最后的粉红都看不见,这是绿叶青青的季节,只有海棠花正在开放,而身边的白色的荼蘼如雪,半开半落,那墙边蔷薇和荼蘼的藤蔓,带着刺爬上了院墙。
这首诗并不悲观,反而有生生不息的感觉。三春花事,园林太小,那藤蔓植物纷纷爬上了墙去看外面的世界。仿佛诗人也有那个心,在院墙之外,总有诗和远方。
通常绝句的最后一句,是作者表达心声的重点。无论前面有多少铺垫,都是为中心思想或情感服务。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王淇的眼睛,自然而然的从院子中间看到了院墙之上,那丝丝天棘,是稚嫩也是魄力,去迎接更广袤的夏天。
曹雪芹断章取义,却用的巧妙,当然也是服务《红楼梦》的中心思想,最美好的停留在此处,止于此处,带着幻灭的忧伤。
实际荼蘼花本身是坚韧的藤本植物。它属于蔷薇科的一种。在物竞天择当中,它选择了洁白的颜色,并辅之于浓郁的香气。成为晚春时节的堆在绿叶间的香雪,靠此来吸引蜜蜂采蜜。而且它的果实,像红山楂那么圆,有酒香,吸引小鸟们啄食,将种子带向远方。
正是白荼蘼花,花开如雪,有酒香,在唐朝之前,它并没有广泛的人工移植,当时到了宋朝,它和蔷薇花并驾齐驱,成为园林的新宠。比如搭架让藤蔓攀延,在晚春时节开出累累的花朵,在荼蘼架下喝酒赏月,让荼蘼花香和酒香混合在一起。更有甚者会扎起荼蘼雪洞,这种立体空间,让花香全方位熏陶到来的客人。这种芬芳疗法,比当代的熏香更能够舒缓或振奋人的精神。
荼蘼在宋朝被广泛地用于庭院种植,但是在宋朝之后,它忽然就冷落下来。
那是因为,宋末的战火,不仅毁坏了和平时期的繁华,也毁掉了一些珍贵的花木,也毁掉了营造园林之美的心境与相对应的花木经济。比如琼花,就绝迹在元朝,而荼蘼花,则因为朝代更迭,不再形成和推高雅赏,最终回到山野。
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蔷薇花依然广泛在园林存在?很简单,因为蔷薇花多半开的是粉红色的花,对于视觉来讲,清新欢喜,而且颜色好看,香气浓郁的蔷薇花,也可以作为提炼香精,香水的重要原料。比如所谓的玫瑰,在古代实际是蔷薇花的变种,可以提炼玫瑰露。
你会问那荼蘼不就是野蔷薇的一种吗?那当然是啊,问题是人工培育的蔷薇,也有开雪白的花朵,花朵更香更密。所以荼蘼,就淡出了许多人的眼睛。不过我觉得它长在山野里更有生命力。因为在花谢之后丝丝天棘,是它努力生存的标志。
明清两代可能会将白蔷薇也叫做荼蘼。这也是像荼蘼花的致敬。所以我刚认为大观园里没有荼蘼花,要有也是白蔷薇。
宋朝人所编撰的二十四番花信风里,是将荼蘼列为谷雨花信风,实际蔷薇,鸢尾,芍药都有这样的资格,甚至是这个季节遍地开放的明黄的蒲公英花朵。
“春光未肯收心去,却在荼蘼细影中。”实际用现代的话理解,蔷薇花的花朵都算。让我们徜徉在,蔷薇花海里,去呼吸晚春之风。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