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里的佛山,风景美故事多

2023/3/22 来源:不详

近日,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广州市流行音乐协会组织开展的“唱游佛山”文旅采风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20多位来自粤港澳地区的音乐唱作人,以音乐为媒、以唱游方式宣传佛山,推广佛山。

每一座城都有属于自己的旋律

赵雷的吟唱

让你无数次憧憬在成都街头

郝云的歌声

让你在生活失意时想要一路向西去大理

城市千面,人们用各种方式探寻身边最特殊的印记,又通过各种途径在城市中挖掘丰富的故事与记忆。

对于佛山这座城市而言,最别致的声音也许是旧街口老人的闲聊,也许是粤剧里悠长的唱腔,也许是古琴弹奏的天籁之音,也许是敲打陶瓷发出来悦耳声声……,

处处可聆听各种音乐的佛山,演奏出了独属于自己的城市音韵。

韵慰乡思:佛山城市的浓缩

广府粤剧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年,万人围住看琼花。”这首清代的竹枝词描写了当时粤剧表演的盛况实景,词中“红船”“琼花”都是“粤剧”的代名词,它们都和一个城市有很重要的联系——佛山。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红船、琼花会馆、祖庙万福台都是佛山粤剧的精神符号。可以说,佛山曾撑起粤剧界半壁江山。

广东珠三角河网密布、纵横交错,粤剧艺人为方便下乡演出,均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粤剧红船以其重要的功能和独特的色彩,成为粤剧的显著符号,而“红船子弟”也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佛山“琼花会馆”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建于明代中叶。至今,粤剧行内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之说。佛山祖庙的万福台,则是目前广东省内现存最古老的戏台。

粤剧与佛山一样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下,至今依然鲜活地呈现于人们的眼前。

佛山十番

佛山十番,是由多种乐器组成的民间锣鼓敲击乐种,常用的有飞钹、大班鼓、大钹、大锣、二锣、翘心锣、高边锣、沙鼓、云鼓,响锣这十种乐器。现活跃于佛山市南海叠滘茶基村。据历史记载,佛山十番已有多年历史。作为喜庆锣鼓乐,佛山十番常在佛山秋色、北帝诞、春节、五月节等传统节日中亮相。

佛山十番由安徽、江浙一带传入。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流传线路的飞钹演奏方式和本地八音锣鼓的常用乐器,并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器乐。

龙舟说唱

龙舟说唱,又称“龙舟”“龙舟歌”“龙洲歌”或“顺德龙舟”,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和其他粤语流行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龙舟说唱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主要以清唱为主、说白为辅。演唱时一人手执木雕小舟,胸前挂小锣、小鼓,边唱边敲。说唱内容涵盖了众多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尤以描述岭南地区的生活琐事见长,并掺杂当地的俚言俗语,蕴含大量的民俗信息。代表剧目有《八仙贺寿》《金星戏窦》等。

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申报的“龙舟说唱”入选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鲜血液:佛山创意产业园拟打造音乐公园

“音乐是所有行业的纽带和台阶。”广东著名音乐制作人、广州市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方奕表示,音乐是最接近时代脉搏的存在,它可以成为所有行业人们之间的纽带。

而电子音乐则是目前的音乐品类中,最接近年轻人的一类。以电音“圈粉”年轻人。在吸引外国人和年轻人方面,佛山创意产业园一直有自己的“节奏”。

该园区拥有格莱美汇等10多家音乐演出单位和多处音乐演出场地,每年会举办各种类型音乐节,如世界级电子音乐节、主题音乐节及原创音乐节等。它还是街头音乐集聚地及佛山大众音乐落脚点。

未来,园区还将以音乐产业为核心,加强户外音乐广场、音乐雕塑、音乐节装置等音乐文化元素营造,结合灯光艺术、生态公园、爱情公园、4A旅游景区等,把园区打造成音乐公园、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活力因子:音乐节的传播

大规模的音乐节,在佛山已经形成规模:千灯湖音乐节,丛林电子音乐节,浪潮泼水音乐节,国潮音乐节,空中音乐汇……高规格的演出、专业化的运作、全球性的传播,以城市之名传递音乐之美,近年来逐渐成为佛山的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

城市文化魅力日渐显现。音乐节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和传播最远,受到广大市民、业内人士的普遍赞誉。随着音乐节文化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岭南味佛山品”的魅力与名声,再一次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