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藩釐观,看扬州史,浓缩的精华

2023/1/6 来源:不详

北京湿疹医院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405/8814517.html

琼花观,扬州的小众旅游景点。从解放桥往市中心走,一站路不到,便看到路右有一座石牌坊,写了不太好认的“藩釐观”三个字。苏州观前街的玄妙观,最红尘的地方。扬州的琼花观,却是最红尘中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

有人说,文昌路上走一走,便是半部扬州史。又有人说,走在文昌路上,可以看到“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印记。那么,木兰寺的唐塔及其挨在一起的唐代银杏,是文昌路上最古老的留存吗?

不,这条路上最古老的建筑,便是藩釐观了。藩釐观的历史,比大明寺还古老了很多。大明寺,为南朝大名年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藩釐观却早了又早。

藩篱观最早建于西汉元延二年,即公元前十一年,名叫后土祠。后土祠最早供奉的,是主管万物生长的后土女神。祠中一株神奇的琼花,让后土祠名闻天下。“明月三分州有二,琼花一树世无双”。

扬州琼花,本不是人间凡花,而是生于天上的仙葩。有一次,有个仙人被扬州的繁华吸引而下降到。像“吾与徐公孰美”的邹忌一样,神仙在扬州忍不住夸起了琼花之美。扬州人却不信,仙人冲动之下取出一块白玉埋入土里。那块玉顷刻间发芽、开花。

花的颜色便是玉的颜色,“琼花”成了这株花的名字。史传隋炀帝为赏琼花,专门开凿大运河往扬州。可惜冰清玉洁的琼花,怎会让无仁暴君观赏?所以,隋炀帝三次看琼花,琼花三次在盛开的时候凋落。隋炀帝离开后,琼花再度活转开放!

当然,隋炀帝与琼花的故事,都是故事。在唐代,后土祠增修后,改名“唐昌观”。即便大唐的长安、洛阳距离扬州很遥远,扬州的“唐昌观”,依然为一个伟大的王朝祈福!

不是传说的琼花,究竟出现在什么时候?据专家考证,有关描写琼花的文字,最早可朔到唐代诗人郑损《琼花》诗:“琼花今日多从辩,玉蕊唐人早有诗。天上神仙曾枉驾,世间草木敢连枝。无风亦识飘香处,有眼谁看堕地时。三十年来成一梦,摩挲石刻鬓添丝。”文字中流露的怜惜与感伤,透过千年时空依然可以感受到。

又有考据说,宋人王禹偁的《琼花》,才是描写琼花的开山之作:“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当羞见落梅妆。”那么,这位郑损,是不是与南宋同名的唐代人?又或者根本就是南宋的郑损!因为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有两次长住扬州的杜牧,都没有一个文字来说说琼花,岂非异事?

宋人中,描写琼花的诗词,太多了。琼花由此成了吉祥花。不仅文人喜欢扬州琼花,宋官家也不例外。北宋仁宗曾把琼花从扬州移植到汴京御花园,第二年花枯叶萎。送还扬州后,琼花又恢复生机。南宋孝宗听闻琼花的美誉,派人移种到临安宫中。琼花又一次憔悴无花,只得又送返扬州。

于是,宋代一个傅梦得的诗人,用文字记下了这个故事:“朱阑遮护石为台,只说扬州地可栽。若与八仙同日语,因何九蕊有香来。此花堪咏奚须辩,自旧曾移不肯开。得得无双亭上望,临祠酹酒叶为杯。”

到扬州当太守的欧阳修,比皇帝们幸运,也比皇帝更有情调。既然扬州琼花绝世无双,索性造一座“无双亭”,相得益彰如何?亭子要高,登高方可寄畅。为了增加亭子的高度,在边上挖一口井,用井里的土,垫出一座袖珍山。井又有了故事。琼花观便有了神秘的“玉勾洞天井”,有了风格迥异的“无双亭”!

北宋、南宋都成了过往云烟。金人同样觊觎琼花的美。他们拔走琼花,没能养活。残留的枝干被扬州道士精心侍弄,再度活成传奇。然而,琼花终究是一种有灵性的花。当扬州城被金人入侵后,只剩下“渐黄昏、清角吹寒,都是空城”时,琼花暗淡了光华。后土祠或者藩篱观、琼花观的琼花,神秘凋零。从此后再没有复活。“琼花,与宋之兴俱兴,与宋之亡俱亡”!不是传说!

琼花就此绝了芳华。元至正十三年,道士金丙瑞在琼花观修筑琼花台,在台中栽植一株聚八仙。这便是扬州城声名遐迩的“琼花”了。如今,琼花台还在,琼花也在。有人说,琼花在史上本不存在,只是为了贬低隋炀帝而被创作出来。聚八仙,就是琼花。真的吗?

宋代有个郑兴裔,著作了一篇《琼花辨》:“琼花大而雄厚,其色淡黄;聚八仙小而瓣薄,其色微青,不同者一也。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琼花蕊与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如是,琼花真的有过。

文昌路上的“藩釐观”糙米色牌坊,建于明万历年间。石头牌坊为四柱三门结构形式。正中间“藩釐观”三个字,来自清代著名文人刘大观之手。原物镶嵌在“无双亭”边墙壁上。透过夕阳,斑驳的光影,犹如藩釐观的几度兴衰一样,穿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跟着我闲闲逛逛,是不是一座琼花观,便是一部扬州城大半多历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