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为凇白头
2022/10/6 来源:不详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
——《念奴娇·雪柳》
一场冷空气过后
水汽与树枝碰撞
昨日还是黛青色的群山被染上一层洁白冰晶
玉树琼花
这是山黛冬日最华丽的头饰——凇
而雾凇、雨凇是其中的佼佼者
何为雾凇雨凇?
雾凇、雨凇的形成需要
与之适宜和匹配的
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
诸多气象因素
雨凇
过冷却雨滴碰到冰点附近的地面或地物上
立即冻结而成的坚硬冰层
通常是透明或毛玻璃状的紧密冰层
南江县大坝雨凇(陈家军摄)
雨凇与地表水的结冰有明显不同
雨凇是边降边冻
能立即粘附在裸露物的外表而不流失
形成越来越厚的坚实冰层
多形成于树木的迎风面上
尖端朝风的来向
根据它们的形态
分为梳状雨凇、椭圆状雨凇
匣状雨凇和波状雨凇等
周公山雨凇(熊萍摄)
雾凇
非冰非雪
指在空气层中水汽直接凝华
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在
地物迎风面上的乳白色冰晶
俗称树挂
王岗坪雾凇(石棉县文旅普查办供图)
雾凇的形成
首先要求
冬季寒冷漫长
空气中水汽充足
其次还需要天晴少云
静风或是风速很小的天气
冬季
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被子
夜间有云时
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
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
昼夜温差相对较小
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
若是掀掉这床被子
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
使得地面温度降低
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
而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
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
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
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
微风或静风条件
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小金县双桥沟雪景(李忠东摄)
由于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
雾凇还拥有
天然的空气净化器、环境消音器
负离子氧吧的神奇功能
谚语有云
“雾凇重雾凇,穷汉置饭甕”
在今天
仍有雾凇是“丰年之兆”的说法
南江县大坝雾凇(陈家军摄)
中国是世界上
最早记载“雾凇”的国家
关于雾凇的记录
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那时叫“树稼”
“雾凇”这个词
最早见于晋朝吕忱所编的《字林》
“寒气节木如珠
见日光乃肖,
齐鲁谓之雾凇”
对很多北方的朋友来说
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美景
更是一种属于冬日的美好期盼
而对不少南方的朋友来说
却是难得的绝世美景
雪景雾凇(峨眉山市普查办供图)
四川观凇地分布
四川
拥有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
足不出川就能身临不逊色于北方的琉璃世界
还额外附赠"白凇压绿树”这种特供于南方的美景
从地理位置来看
雾凇、雨凇
在盆地和川西高原、川西南地区均有分布
观赏时间主要集中
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
盆地东部
以达州罗盘顶和巴中光雾山为代表
南部
以泸州丹山和宜宾仙峰山为代表
西部
以雅安达瓦更扎和乐山峨眉山为代表
北部
以广元天瞾山和唐家河为代表
南江县米仓山雪景(南江县文旅普查办供图)
宝兴县达瓦更扎(王五一摄)
此外
成都附近西岭雪山和德阳钟鼎寺
也能欣赏到“玉树凌空”“琼花烂漫”的雾凇雨凇奇观
西岭雪山(大邑县文旅普查办供图)
峨眉山
每当冬日晨曦微启
还未散去的雾气里
千姿百态的雾凇
把整座峨眉山装饰得晶莹剔透
恍若梦里的秘境,让人沉迷
当太阳冉冉升起,雾气散去
雾凇便展现出它迷人的风姿
恰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峨眉新雪(彭军摄)
据30年气候调查资料显示
峨眉山年平均
雾淞.4天,雨淞.3天
这在同一纬度的自然环境中
极为罕见
峨眉山冰雪胜地(峨眉山市文旅普查办供图)
如果说盆地的雾凇雨凇奇观是端庄秀丽的
那川西、川西南高海拔地区
则体现了大自然的豪放气势
阿坝州
以理县的毕棚沟、木厂沟和茂县的松坪沟为代表
甘孜州
以康定野牛沟、泸定二郎山和牛背山为代表
凉山州
以西昌银厂乡、美姑滥龙保护站和昭觉谷克德为代表
色达雪景(张世妨摄)
达古冰川(黑水县文旅普查办供图)
达古湖(付文斌摄)
木厂沟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有典型的亚高原切割地貌与气候特征
沟谷纵横,植被带发育完整而丰富
箭竹成林、高山湖泊遍布
冰雪瀑布群集,雪隆包下米汤海子神秘绚丽
一到雪天
景区公路两侧都是漂亮的大雪压松景观
进沟便能看见壮观的雾凇景观
分布范围约有十几平方公里
山风吹拂雾凇粼粼
林间白茫茫一片
犹如被尘世遗忘的仙境
时光停驻,岁月恬淡
被封存四季的故事
终于又在这片白色世界中开启
孤独的咖啡馆(黄仕海摄)
青山不老,为凇白头
雾凇雨凇诗情画意的美
吸引了无数人
它的曼妙、纯洁、美丽
似梦似幻
一旦身临其景
便久久不能忘怀
……
文字:杨雯
责任编辑:邹蓉彭相荣
设计:侯潇伊汪文婷
审校:李忠东杨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