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把死历史学活呢看看这些历

2023/5/31 来源:不详

历史知识是过去的事情,不会再改变了,可以说是“死历史”了。可是学历史并非死记硬背那么简单的,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理解能力了。只有理解了,才能把历史知识学活了。有了活的知识,才能应对各种考题。而且历史本身就是充满有意思的故事的,那么就从各种好奇入手吧!

▲西安古城楼角

老百姓没有不知道隋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都看琼花的,这个暴君皇帝因为隋唐演义的流传而广为人知。那么问题来了,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他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开通大运河就是为了看琼花吗?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达到了预期目的了吗?怎么辩证地看隋炀帝和大运河这件事?

▲扬州琼花

隋朝刚刚终结了西晋末年以来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并立局面,能够实现统一,一方面也是由于陈的衰败,也是因为隋的励精图治和强大。这个贡献归于杨坚隋文帝。至于他如何改革的,记不住也要知道经过改革,使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富强的国家。这为开通大运河奠定了物质基础。

为迅速弥合长达几百年的南北分离带来的隔阂,开通大运河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其根本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可以说这是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但百姓不懂啊,他们只知道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自己没有活路了。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LOGO标识

那么开通大运河达到了上述目的了吗?答案一半否定一半肯定。不仅没有巩固统治,急功近利、过重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爆发农民起义,终结了隋王朝的统治。但加强南北的交通,却使历朝历代受益无穷,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后来唐朝东都洛阳,北宋东京开封,都是依傍大运河,得益于大运河的南粮北调。汴京郊外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就可以见证当年河运是何等的发达。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图景

再说科举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你从这句诗词中可以看到哪些信息?善于思考,才能融会贯通。首先它可以改变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的命运,如果他刻苦攻读考取功名的话。当然这样的几率是很小的,但不是没有。比如范进中举再中进士,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

既然寒门子弟可以入仕,那就是扩大了朝廷选官的范围,也扩大了其统治基础,这对统治阶级是有利的。从当初的地方举荐孝廉,到朝廷选拔甚至皇帝亲自殿试,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

▲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江南贡院

科举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呢?是为强化中央集权服务的。既然“书中自有黄金屋”,激发了千千万万读书人攻读儒经,自然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唐宋时期文化为什么那么繁荣呢?这要理清几个关系。政治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像安史之乱那样兵荒马乱就不可能经济繁荣。唐朝前期,由于自身的强大,对周边民族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所以民族关系比较融洽。

▲书中自有黄金屋

经济发展是一切的基础,人口的增长和文化艺术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因为强大才更自信,更开放更开明。所以才有女子骑马、下棋的开放风气,才有少数民族甚至外国人在朝中担任官员。

▲唐朝女子骑马图

因为自信,才不排外。积极吸周边各族文化和外国文化艺术精华以丰富自己,如西北民族的乐舞。白居易的诗词中就有描述:“胡旋女……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对于安史之乱,都知道唐朝从此由盛转衰。那么细究起来呢?最好理解最容易想到的应该是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这里有杜甫的遭遇和诗词为证。然后再想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中央政府经此打击元气大伤,对地方的控制权衰微,各地的节度使权势更大,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安史之乱

还能进一步联想到中原人民躲避战乱继续南迁。再继续思考的话,还能总结一个启示的答案,就是政治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社会动乱必然造成各种破坏。这样不只是满足于背会一道题,而是就一个知识点,由浅到深、由此到彼去联想。

再比如宋代是怎样成功地解决了五代以来的武将跋扈、政权频繁更迭局面呢?有的学生只会说重文轻武,其实不对。

▲赵普献计宋太祖

宋朝军队的精锐都在禁军,当初赵匡胤就是因为手握禁军兵权才夺取了帝位。而现在他解除了像他当初一样级别的高级将领的兵权,给予很高的虚职和优厚的待遇。由他自己亲自掌控军队的调动,将领没有发兵打仗的权力。说白了就是皇帝自己亲任总司令。真遇到打仗的时候,再去临时指定带兵的将领按照皇帝画的路线图出征。

此时的节度使自然是没有实权了,也就是一个荣誉称号。以前的州县长官是节度使的爪牙,现在由皇帝直接任命文臣担任地方官,甚至连带兵打仗都是文臣,如范仲淹、韩琦负责防御西夏的军务。

▲影视剧中北宋的文臣

而重文轻武则是另一道题了。所谓的重文,就是重用文臣,地位高待遇优厚。发展文教事业,发展科举制度,就好比扩大招生。大家都信奉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就在全国形成了浓厚的读书风气。难怪有人说,如果穿越古代,最喜欢回到宋朝,这人肯定是文人不是军人。

▲清明上河图“活”了

如何看待轻武。在那个年代,宋朝统治者压制武将有些矫枉过正。但从正面来看,成功地造就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宋王朝,两宋加起来超过年了,几乎没有武将反叛朝廷。这对于宋代经济繁荣和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