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雪的日子,哈尔滨的冰糖葫芦等你来

2023/4/22 来源:不详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一曲《冰糖葫芦》曾唱响中华大地的大江南北。每当金风渐远、白雪飘零的时候,哈尔滨的街头巷尾就会出现冰糖葫芦的身影。或放于盘中,或插于草棒,或立于台上,色泽鲜亮、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总会令路过的大人孩子不忍离去,或驻足于色彩,或留恋于味道。

红色的山楂球、草莓果,黑色的大蜜枣、葡萄粒,黄色的菠萝块、紫色的火龙果,绿色的猕猴桃……五颜六色的水果包裹着一层透明的冰状糖衣,被一根竹木签子串成一串。这就是“一串”或“一根”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糖衣的酥冷碰见了水果的柔脆,糖衣的甜蜜撞到了水果的酸香,这遇见成就了一场奇妙的邂逅。从签子上咬下一颗果粒入口,酸甜中和的味道就会愉悦地弥漫口腔,咬碎糖冰的“咔咔”声就会清晰的传进耳朵。这糖与果邂逅了一千年,相恋了一千年,甜蜜了一千年。

冰糖葫芦始见于宋代的江南,并非起源于冰天雪地的黑龙江。相传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赵惇宠爱的黄贵妃一病不起,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太医用尽良方不见好转。光宗见爱妃失了往日活泼,不禁心焦。情急之下,张榜天下、四境求医。一江湖医生揭榜而来,给贵妃开下一方——糖水煮山楂,医嘱每日饭前服食五到十颗,并夸下海口“必见奇效”。不几日,贵妃痊愈。皇帝大喜,重奖江湖医生。消息传到民间,因白糖、山楂皆凡俗之物,百姓纷纷效仿煮上一锅。剩余的用竹签串起来保存,这就是今天冰糖葫芦的雏形。故事告诉我们,最正宗的冰糖葫芦是山楂果的。

山楂,又叫红果或山里红,本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功效。想来黄贵妃得的也不是什么大病,也许就是皇宫伙食太好顿顿饱食的缘故。或许还因为过于挑食,太医的“苦口良药”难以下咽,而糖水山楂酸酸甜甜的,能按时服食而已。现代人吃冰糖葫芦,只需挑选自己喜爱的口味。其实,每种水果都具有平衡体内物质的功效。过于强调营养而淡化口味,也非食物的本色。那么多明艳的冰糖葫芦,每一种都是独有的味道。想吃哪一个就选哪一个吧,何必追求正宗。

评价冰糖葫芦的优劣还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看颜色。色彩越鲜艳说明水果越新鲜,糖衣越透明说明糖质越纯净。其次吃口感。糖衣酥脆不沾牙者为上乘。这需要制作者对糖果比例、熬糖火候精准把握。最后品味道。优质的冰糖葫芦里只有水果的鲜香和糖的甜蜜而不杂糅其它味道。这体现着制作环境的卫生和制作器具的洁净。毕竟,在黑龙江,没有哪种冰糖葫芦的品牌是家喻户晓的。大多冰糖葫芦都出自于小手工作坊。

如果有雅兴,也可以自己尝试来做几串冰糖葫芦。山楂去核洗净,用竹签或木签串好。糖水按一比一比例置于锅中熬成红褐色,浇在串好的山楂上,冷却即成。山楂可用自己喜食的水果代替。也可按色彩、味道随意组合水果。如是初试,失败概率是极大的。看似简单的环节却深藏技巧的修为。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总有着令人敬仰的元素。

当寒风送来冬季,白色就成了黑龙江的主色调。“大如席”的雪花一飘落,就立刻淹没了城市山村、山林原野、屋顶街路。漫天洁白中,红色成了龙江人的最爱。挂红灯笼、贴红对联、甚至雪白的馒头上都点上红点来装饰。此时,一串串立于街头红色的冰糖葫芦在白色中显得异常明艳,招人喜爱。似乎能给人带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的审美诗境。寒冬也迎来了新年。远方的人迎风踏雪赶回家中欢聚。看着欢笑的孩子们挥动手里的冰糖葫芦,心底总会莫名地泛起无限喜悦。这冰糖葫芦多像一家人啊!心连着心,幸福地团圆在一起。在黑龙江,冰糖葫芦默默形成的文化象征越来越值得人们去探寻。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歌声似乎又在耳边响起。待一个漫天飞雪的日子,买上一大串红红的冰糖葫芦,和最爱的人踏着碎玉琼花你一颗、我一颗,这是一种多么妙不可言的画境!

窥谷客者,龙江人氏。幼顽劣,幸得祖父严教。承家学渊源,蒙名师点化,学成于师范大学。杏坛执教廿载,芬芳桃李无数。不惑之年,厌世俗功名之扰,慕山水田园之乐。纵马龙冮,遍寻桃源之趣,怀家乡扬名宿愿;信笔华夏,尽享舌尖之味,抱文化传承宏志。含英咀华,会文字之妙;乐山悦水,见愚庸之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